專家:油價補貼可考慮減免消費稅
2013-03-08 09: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發改委主任張平日前表示,正在研究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除了進一步縮短調價周期外,還準備取消4%的幅度限制。應該說,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目的是油價與國際油價更加接軌,改革后國內成品油將具有調價更快、更及時、幅度更大的特征。 歸納一下成品油價格改革的四個基本要點:更加透明的原油價格參考地、縮短調價需要的天數、弱化調價要求的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幅度限制、由企業自行(宣布)調價。即按照定價機制規定的周期和幅度,由企業自主調整。 簡單地說,如果調價周期縮短,國內成品油可以跟國際油價同方向甚至同時間調整。如果不是由政府來宣布調價,而是由企業宣布調價,就不會調價滯后。 當然,改革后如果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會更大、更頻繁,消費者將難以接受,這是改革最大的難題。但政府可以通過透明有效的補貼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需要討論能源補貼的合理性。國際上各國能源價格水平很不相同。一個國家的能源價格水平,取決于其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和政策目標。從經濟學角度看,能源價格需要反映成本,是行業可持續的基本保障。通過提高能源價格可以促進節能減排,這也沒有爭議,但是簡單說提高油價鼓勵節約需要謹慎。作為發展中國家,能源價格應該保持平衡。 發展中國家對能源價格(包括油價)進行補貼是可以接受的,關鍵是政府如何介入能源價格。筆者認為,應當改變以往以行政方式壓低價格,而應采用稅收和補貼等相對市場化的方式。對于國內油價來說,可以考慮減免消費稅和進行有目標的價格補貼。目前我國汽油消費稅比美國高出不少,政府可以考慮降低消費稅,將稅收降低至美國水平,為調油價提供空間。實際上,在特殊時期,采用稅收手段來降低成品油價格也是其他市場化國家使用過的辦法。 此外,盡管可以考慮對成品油價進行補貼,但不應將補貼直接給油企。應該考慮不同收入群體的承受能力和發展重要性,對消費人群進行有目標性的補貼,這樣更有利于實現公平和效率。 |
相關閱讀:
- [ 03-07]油價新機制將出 能源領域市場化定價改革提速
- [ 03-07]國家發改委主任:調油價或將取消4%基線
- [ 03-07]發改委:將改革油價形成機制
- [ 03-06]發改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改革方案 調短周期
- [ 03-06]三地油價入下行通道 兩桶油庫存高企批發價下滑
- [ 03-04]全球油價跌至本年最低 多重數據增加市場拋壓
- [ 03-04]國際油價三地齊下滑 上調后油品批發價持續走低
- [ 03-04]專家:中國油價并不貴 中美汽油價差86%源于稅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