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在農村重點解決產品難賣和生產集約化等問題
2013-03-08 13:2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3月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就“發展國內外貿易和促進經濟合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陳德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商務部在農村重點解決產品難賣和生產集約化等問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8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就“發展國內外貿易和促進經濟合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美國媒體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翟子赫 攝 [美國媒體記者]我的問題關于中國對于農村的支持政策,因為我們知道有很多針對大城市,尤其是中央商務區發展的特殊政策,那么對農村有什么樣的政策? [陳德銘]我是商務部長,我在回答農村政策的時候,我只說說中國對農村的商業流通的政策,更大的政策可能我答不全,請您原諒。中國的農村現在發展很快,大量的勞動力開始移到城市,商品化的生產程度也在提高,所以在商業部門對農村的政策重點是解決賣難問題,解決生產的集約化問題,解決流通的問題。這個流通是雙向的,包括農產品出來,也包括工業品的非常便捷的下鄉。 先說相對容易的,工業品下鄉到農村各個角落。我剛剛說電子商務,現在已經不成問題。中國有8、9億的手機用戶,我到比較偏僻,甚至比較貧困、收入比較低的農村去看,年輕人手里都有手機,而且很多是智能手機,能在網上購物,也有一些地方都已經有了電腦,等于是一個世界一下子搬到一個村里,他們買東西的方便性是有提高的。 但是也有不足的,就是有一些東西的第三方的物流配送送不到那個地方,買了以后,只有你到鄉里面有一個指定的親戚那兒提取,但是在網上可以買到北京、上海的東西,可以買到淘寶網的東西,可以買到上海1號店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格相對比較公正,產品比較規范。剛剛北京青年報記者問我是不是有一些假的東西,有些網是堅決不出假的東西,出了以后要承擔巨額罰款,相對要好一點。所以工業品下鄉正在出現這樣的狀況。 在生產資料到農村方面,國務院成立了打擊假冒偽劣領導小組,這個小組是由一位副總理王岐山先生擔任組長,小組的辦公室就設在我們部里。我們協調31個部門在打擊假冒,重點就是防止農業生產資料,包括化肥、種子等等出現假冒,也包括食品類的安全和假冒問題。有個美國朋友問我,為什么你們共產黨領導國家還會有化肥、種子的假冒。我說這不是共產黨領導還是民主黨領導的問題,這是國家發展階段的問題。 我們長期實行的是計劃經濟,一下子實行市場經濟以后,發展中要建立制度、規則。在利益比較大的情況下,要把市場的準入和質量都建立好,是有一段歷史過程的,這一段歷史過程很多國家都出現過,而且比我們長,更不要說我們改革開放30多年走了西方市場經濟近200年的路程,肯定積累的問題比較多。實事求是講,我們當年還不太清楚什么是知識產權。民眾意識的提高、完善都有一個過程,所以這方面是一個重點。所以對農民的農業生產資料,包括化肥、農藥、種子等等,保證質量安全是我們的重點。 當前更多的問題是農產品賣的問題。如何保證農民種的產品在全國13億人的市場里能賣個好價錢,這是我們重點要關注的問題。各地的農業生產部門都會對全國的總體農產品有一個大概的調研,然后確定本地區、本系統種植農產品的方向,但這是一個指導性的意見,最后還是要由農民自己決定的。 比如前年、去年發生過賣土豆難的問題。土豆前幾年價格很高,一下子在我們的西北、東北種的量多了,全國的土豆就賣不出價錢。像這種緊急的情況,我們商務部網上有農產品賣難SOS的幫助。像土豆問題,我們就帶了很多的超市,很多省市的主管商品儲備的部門到那兒去現場采購,也動員大家吃土豆,因為土豆有各種烹飪的方法可以吃,也是很有營養的。 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有兩條途徑,一是讓正常的農產品有一條好的冷鏈,好的加工鏈,使產品便于存儲和保管。二是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啟動我們SOS。正常的加工儲備我就不多說了,大量的農產品正在經過我們的加工增值變成工業化的食品,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重點就放在消費者的安全保護方面。我相信這個回答能使你了解一些農村的流通情況。謝謝。 |
相關閱讀:
- [ 03-08]陳德銘:中日韓自貿區減讓比例不會超過兩岸ECFA
- [ 03-08]陳德銘:希望歐洲放遠眼光與中國攜手度過光伏產業難關
- [ 03-08]陳德銘:不久將來能看到兩岸間較高水平自貿協議
- [ 03-08]陳德銘 :中國入世以后繼續出臺開放政策共贏發展
- [ 03-08]陳德銘自述經常網購總體比較順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