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華時評:讓更多的“房叔”“房姐”浮出水面
2013-03-08 15:4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 題:讓更多的“房叔”“房姐”浮出水面 王研、仇悅 一個“房叔”和“房姐”浮出了水面,還有多少“房多多”潛伏水底?究竟靠什么發現和監督這些離奇的事實?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對這一話題的種種探討促人深思,除了對當事人的處理,人們更關注這些事件的不斷曝光能否倒逼出完善的監督機制。 2012年下半年以來,“房叔”“房姐”“房媳”們接連粉墨登場,讓公眾看到了與常識相悖的另一面:戶口可以有好幾個,個別官員的收入能買幾十套房產……當事人的巨大能量令人震驚。在當下許多人為了買房殫精竭慮、有人為改個名字東奔西跑的時候,“房”氏家族無疑觸動了社會的敏感神經。 在一系列事件曝光之后,人們看到的是,“房叔”“房姐”們的背后都不同程度地與腐敗關聯,有的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有的是充分利用權力造福自身……人們遺憾的是,現有的手段和機制沒能完全發揮預防和監控的作用;人們期待的是,各方能夠引起足夠的反思和警醒:監督的漏洞在哪里?如何有效發揮監督作用? 偶然曝光的“房叔”“房姐”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如何構建堅強有效的監控網絡才是重要根本。一些代表委員指出,挖出更多潛伏的“房叔”“房姐”,僅僅依靠網絡反腐顯然不夠現實,防微杜漸、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監督制度被寄予厚望。 時代飛速發展,情況時時變化,社會監督方式不斷創新是大勢所趨。各方不妨以近期的熱點事件為契機,抓緊推動監督機制的建設和完善,暢通舉報渠道,創新監督方式,倡導信息公開。當政府反腐監督制度日漸硬化明朗,必將讓更多潛伏的“房叔”“房姐”浮出水面。 |
相關閱讀:
- [ 03-03]陜西“房姐”被異地看押尚未移送檢方
- [ 03-03]陜西榆林市長稱“房姐”龔愛愛還未移送檢察機關
- [ 02-25]“房姐”等調查仍“在路上”——1月份熱點新聞再追蹤
- [ 02-22]陜西省長:正調查“房姐”購房資金來源合法性
- [ 02-19]媒體稱禁止“以人查房”涉嫌把平民當人質
- [ 02-19]嚴控“以人查房” 媒體稱紀檢部門應加強核查官員
- [ 02-19]時評:嚴控以人查房 誰查“房叔”“房媳”?
- [ 02-19]中青報:禁止“以人查房”涉嫌把平民當人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