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關注楊潔篪記者會:華媒問宏觀 外媒看微觀
2013-03-09 18:43? 王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港媒關注楊潔篪記者會:華媒問宏觀外媒看微觀 3月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答中外記者問。中新網記者金碩攝 中新網3月9日電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答中外記者問。香港大公網9日刊文說,在提問的13家媒體中,包括香港、大陸在內的華文媒體共7有家,外國媒體有6家。有趣的是,華媒和外媒提問的內容有顯著差異。 文章說,記者會開始前2個小時,就有大批媒體在人民大會堂三樓排隊,準備第一時間沖入金色大廳架機位、占座位,以便能在楊潔篪任內最后一場記者會上獲得更多矚目及提問的機會。10點的記者會開始后,楊潔篪沒有發表講話,直接讓媒體提問。 文章注意到,第一個提問的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他詢問楊潔篪對5年來中國外交工作的評價。在隨后的一個半小時里,包括香港媒體在內的華文媒體的提問,幾乎都是這種帶有宏觀視野的問題。比如新華社的記者關注的是多邊外交;香港衛視的記者關注的是周邊外交;《人民日報》的記者提問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提問的是領事保護情況。只有中國英文官方媒體《中國日報》的記者提到了一個稍微微觀一些的問題:外國熱炒中國黑客襲擊,中國的態度如何? 文章指出,與華文媒體相比,外國媒體更多的是從具體的細節和事件入手,來詢問中國政府的立場與態度。這種中外媒體的不同一方面來自媒體的自身喜好、素養和承擔,另一方面也與中外媒體看問題的視角及所處的環境有關。 每家外國媒體所關注的都是所在國或者所在地區的大事和身邊事。具體而言,俄羅斯記者詢問中俄關系;英國路透社的記者詢問中美關系;法國《觀點周刊》記者詢問中國對歐債危機的看法;《朝日新聞》記者和韓聯社的記者分別就釣魚島爭端和朝鮮核問題提問。而半島電視臺駐華負責人伊扎特用不太熟練的中文提問楊潔篪,詢問中國對敘利亞問題的態度。 文章說,香港鳳凰衛視的記者獲得了最后一個提問機會,她的問題詢問楊潔篪本人當外長的感受和體會。楊潔篪用富有感性的語言談完自己的6年外長生涯的體會之后,還寄語后來者:“相信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外交工作一定能夠不斷邁上新臺階,不斷開創新局面。”(王宇) |
相關閱讀:
- [ 03-09]外交部長楊潔篪展風采
- [ 03-09]楊潔篪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答中外記者問(實錄)
- [ 03-09]楊潔篪詳釋中國外交政策:回應關切 不避敏感
- [ 03-09]中國外長楊潔篪妙語答記者問 溫和儒雅態度堅定
- [ 03-09]外媒關注中國經濟數字 稱兩會變得更加透明
- [ 03-09]楊潔篪回顧6年外長生涯:時間過得真快,抓也抓不住
- [ 03-09]楊潔篪回顧6年外長生涯:時間過得真快,抓也抓不住
- [ 03-09]日方應正視現實糾正錯誤 防止事態升級失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