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黃玉艷)“環境污染如此嚴重,與能源消耗不無關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在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對能源的需求會不斷上升。擴大清潔能源特別是核能的使用,將會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陸啟洲認為,pm2.5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作為燃煤大戶的火力發電雖然嚴格執行了燃煤排放標準,對污染的排放進行了處理,但仍會有部分煙塵進入到大氣中。下一步,我國會把火力發電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 核能是清潔的、接近零排放的非化石能源。在非極端情況下核事故發生概率應為零。陸啟洲認為,核安全性是發展核能的根本。之前發生的核電事故,都有人為的因素。“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分布不平衡,核電站應放在最缺乏一次能源的地方。”陸啟洲表示,“內陸核電從我國能源布局的角度來說是需要的。在內陸就近建設核電站能提高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為節能環保做貢獻。通過各方面的論證,只要內陸核電能確保它的安全性,民眾能理解、接受,那么內陸核電是能夠造福人民、并且為改善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做出貢獻。” 陸啟洲委員表示,中電投將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的發電比重。“目前清潔能源已經超過30%,到201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40%,2020年的比重達到50%。”他表示,清潔能源除核電以外本身資源稀缺,并且在發展中也受到審批等制度的制約,這一目標實現起來很有難度。盡管這樣,定下的目標不會變。據介紹,風電和光伏發電這兩方面的投資占到了中電投的38%,容量達到了300萬千瓦。“調整能源結構,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是中電投集團的既定戰略。” 在環保、節能方面,他表示,在過去三年里,中電投投入了53億元,2013年的預算更是增加到40億元。“作為央企,這是我們的責任。” 關于電力體制改革,陸啟洲認為改革是否到位,關鍵看市場主體是否有選擇權。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