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讓農民就地城鎮化
2013-03-10 15:22? 張遙、岳德亮?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新華我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張遙、岳德亮)“城鎮化不是強迫農民‘下山上樓’,電子商務可以讓農民就地城鎮化,有活干,有錢掙?!比珖舜蟠?、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振濂說,新型城鎮化建設,應關注來自農民的原生需求,信息化、電子商務是一個重要抓手,讓農民跟世界連接起來、富起來。 “農村網民已經有1億多,能不能借助信息化推進城鎮化?用市場經濟做杠桿,如何把田里的果實賣出去,本身就是農民感興趣、想嘗試的,等到習慣了用互聯網,他們自然也會從網上獲得文化和物質產品。”陳振濂說,“互聯網是平的,農村人和城里人可以從網上接收到同樣的信息,但先要讓他們先有上網的動力?!?/p> 《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1.56億,占整體網民比例為27.6%。2012年,阿里巴巴各大平臺農產品交易額將近200億元。 陳振濂建議,加強農村寬帶網絡建設,廣泛在農村開展互聯網使用的基礎培訓,讓農民手里有工具,拓展農村的發展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溫嶺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林燚說,許多年輕人仍然想闖世界,但電子商務可以讓他們在家門口當老板,改善農村“空心化”。 林燚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鼓勵年輕人投身電子商務回鄉創業,一方面能解決就業,另一方面能改變農村面貌,增強農村活力。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一是降低了農民的銷售成本,二是通過網絡容易找到有效的購買者?!比珖f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說,“全國80%的土豆產自甘肅定西,傳統的方式是去甘肅農產品批發市場買,但現在通過網絡就能賣向全國,效果很直接!” 在四川青川,一家茶葉網店連接著4000多家當地茶農。江蘇沙集的“家具村”、河北清河的“羊毛衫鎮”……農村網店已經顯現集群效應。安徽懷遠大白菜滯銷,通過網絡團購,3萬斤大白菜在10分鐘內被網民團購一空。 徐曉蘭建議,加大力度為農村電商營造軟環境和硬條件。電子商務行業監管涉及多個部門,應避免多部門交叉管理,建議政府多從服務的角度出臺政策,加強電商法律法規建設,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惠農、支農的角度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為農村破解農產品積壓難題,也為城市人降低生活成本。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