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詳解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企業登記門檻放寬
2013-03-10 17:44? 張丹麗 劉黎?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官員詳解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企業登記門檻放寬 中廣網北京3月10日消息(記者張丹麗劉黎)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十八屆二中全會有八個字一直引發商業人士關注——“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其實,這樣的改革早在三年前就在深圳開始探索,珠海橫琴去年也在試點,特區先行先試,還用立法的形式,確立了改革的框架與細則。 兩會前,深圳珠海正式啟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珠海市工商局副局長饒文軍接受中國之聲專訪,商事登記,也就是工商登記,改了什么?意義在哪兒? 簡化程序 放寬企業登記門檻 3月1號早上八點二十,深圳、珠海兩地幾乎同時頒發了商事登記體制改革后第一張營業執照。這種在深圳和珠海實行的改革其實就是放寬企業登記門檻。細數其中的變化,首先是簡化程序。只要手續齊全,當天就能辦好,一張營業執照,天然被賦予了許可經營之外的所有內容。 珠海市工商局副局長饒文軍:如果不是許可經營項目,你到工商部門來辦主體資格證,進入這個市場,就好像我們人領取身份證。 變化之二,如果您有5000塊錢,只能做注冊資本5000塊錢的生意,這是過去的工商登記實繳制。饒文軍解釋,珠海、深圳的新做法——認繳制把籌資方式盤活了。 饒文軍:資本可以有多種籌資方式來補充,原來公司法規定,兩年內注冊資本要到位,現在是要求注冊資本的到位以什么形式出現、多少時間到位,由章程自己約定,把這個權力交給了企業。 對公司注冊場所松綁 變化之三,對公司注冊場所松綁。 饒文軍:作為工商登記來說,他的條件不那么嚴格,可以對住所去功能化,這樣就會產生在一個地址上有多個公司。同時一個公司在同一個轄區內要辦一些分支機構,直接到登記機關去備案就行了。 變化之四,改革后,深圳和珠海的企業每年將不用接受工商執照年檢,只需提交企業年度報告,由企業自主向社會公示經營狀況。 饒文軍:企業如果不提供年度報告,他是要面臨一定的處理,并不剝奪這個企業的經營資格,企業如果有違規的行為,改正以后他還是能夠繼續經營的,從企業來說,他的退出沒那么嚴,更多的是講究企業的自律和誠信。 如果要增加經營范圍,過去必須去工商局做變更,現在完全由企業自己說了算。這也是具體的變化: 饒文軍:賣文具的,他感到春節期間,賣花賣禮品很好,他想增加這個經營,按照以往的登記的話,他要到工商部門去辦,增加這個經營范圍,我要賣花,但是在新的商事登記制度下,我企業想賣就賣了。 如果您和工商局打過交道,對辦張營業執照要花多長時間,每年年審都得走哪些程序,一定有切身的體會。如果要概括新版營業執照特點,應該是“簡單”二字。如果要問它意味著什么,那就是政府減了權力、加了責任,企業少了負擔、多了自由。 珠海橫琴從去年5月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到一年,前來注冊的企業接近1000家。旅館創立微軟,車庫誕生蘋果的奇跡也許會因為制度的變化而成為現實。 把企業自主經營權力回歸市場主體 饒文軍: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際上就是把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力回歸給了市場主體,使得整個市場經濟的最基層的細胞更加活躍,它對自己的經營行為有更大的自主權。 政策雖好,也有企業擔心,工商登記似乎開了綠燈,海量企業的監管問題隨之而來。饒文軍給記者展示了珠海特色的兩套網上系統,珠海市商事登記業務平臺和珠海市登記許可及信用公示平臺,這是對企業嚴格管理的“利器”,向社會公開,對企業的監管不再只是工商部門的專職。 政府、社會、市場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政府部門該管什么,怎么管?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算是探索。 饒文軍:工商現在是自我革命,通過工商部門的率先改革,可能會帶動整個政府行政職能的調整和他們的改革,你要改變工作思路了,我們底下的同志的監管,服務群眾的方式都要發生重大的改變。 |
相關閱讀:
- [ 03-09]小米董事長雷軍: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步子可以邁得再大些
- [ 03-03]馬化騰、雷軍“一冷一熱” 雷軍吁媒體勿放大個案
- [ 03-01]深圳發出全國首張新版營業執照
- [ 12-09]廣東擴大商事登記改革試點地區獲批
- [ 08-16]汪洋:廣東可借鑒香港建社會信用和市場監管體系
- [ 12-25]32家企業正式進駐海南國際創意港經營
- [ 12-14]工商總局出臺意見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
- [ 12-14]工商總局出臺意見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