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高官:都說央企一把手年收數十萬 其實沒這么高
2013-03-10 19:54? 江耘?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國資委官員就“國企獨大”逐一釋疑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江耘)央企“一把手”平均年收入過高?目前“國進民退”?關鍵時候政府出手幫國企?兩會期間,國資委副主任邵寧代表在浙江代表團發言后,面對來自民企大省的浙江代表們的疑問,一一解答。 中國國有企業自1998年起真正“下實招”進行改革,至今已有14年時間。這些年來,國企發展迅速,甚至造成相當程度壟斷。盡管國家先后出臺相關政策,允許民營企業“非禁即進”,但面對龐大對手,很多民企望而卻步。與邵寧對話,很多浙江代表希望更多地了解強大的“對手”。 “都說央企工資高,‘一把手’的平均年收入達到數十萬,其實沒有這么高。”邵寧說。 “社會上,有比較流行的‘國進民退’的說法,”但邵寧認為,這在統計上沒有得到數據的支持。 他表示,這幾年民營企業仍比國有企業發展得快,“如今,國企和民企實際上已經在錯位發展,處于平等競爭狀態,在中小企業層面,這幾年也有很多國企在競爭中退出。 邵寧說,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而不是所有制的問題。 “企業出問題,都是市場出問題,政府沒法幫,國企也是同樣,不要以為背后有政府支持,其實不然,國企做不好的,也會破產,沒人能救?!彼J為,現在許多中小企業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反而改革之后的國企有點像民企了,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基礎。 邵寧說,這十年,國有企業發展得不錯。這得益于兩點,一是中國經濟處于擴張期,與此同時國有企業改革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他用數字說話:中國的國有資產從2002年的3.3萬億人民幣,增加到2012年的22.5萬億;凈利潤從1622億,增加到9247億;上繳稅收從2927億,增加到1.9萬億。 “國有企業的改革尚未結束,”邵寧認為,之后的改革可以激發出更大的潛力,更大的紅利。(完) |
相關閱讀:
- [ 03-08]五大電力集團各獲國資委注資12億
- [ 03-08]國資委相關人士: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暫無時間表
- [ 03-08]國資委官員: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暫無時間表
- [ 03-07]國資委:央企圍繞重組改制、產權轉讓開展效能監察
- [ 02-27]廈漳泉簽署同城化項目合作協議:共建農產品基地
- [ 02-26]國資委要求做好2013年中央企業管理提升工作
- [ 02-17]廖慶軒任重慶市國資委主任
- [ 02-06]珠海國企高管因豪華宴被停職 當地國資委作檢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