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會特別報道《做客中央臺》,就機構改革后民政部的職責、如何杜絕騙保錯保現象等問題與公眾交流。在回應“殯葬暴利”“死不起”的問題時,李立國表示,殯葬惠民政策范圍將從社會救助對象擴大到戶籍和常住人口,對土葬改革區采取深埋不留墳頭、集中生態安葬以及自愿實行火葬的將給予獎補。 土葬改革區自愿火葬有獎 清明節即將到來,每年清明節都會曝出“殯葬暴利”“死不起”的話題。我國惠民殯葬從2009年提出到現在,政策一直在推陳出新,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李立國說,經國務院批準,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或補貼已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民政部也已制定《關于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指導意見》。目前,絕大多數省份已經出臺了惠民殯葬政策,基本實現了基本殯葬服務惠及廣大低收入群眾,總人數已超6億人。 李立國表示,下一步將在鞏固基本殯葬服務受益人群范圍和救助標準的基礎上,爭取惠民殯葬政策提標、增項、擴面,推動惠民范圍從社會救助對象擴大到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此外,還將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延展到獎補生態安葬方式,并對土葬改革區,采取深埋不留墳頭、集中生態安葬以及自愿實行火葬的,給予獎勵補貼。 四大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 這兩天,大部制改革成為社會焦點。改革的方向簡而言之就是“小政府、大社會”,把許多可以下放的政府職能交給社會組織,而這些社會組織要向民政部門注冊。 李立國介紹說,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民政部承擔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有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大類社會組織,今后將在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也就是說不需要“掛靠”單位了。“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中,看起來民政部門的責任重了、權力大了。但除了靠行政手段監管之外,還要運用好法律手段和行業自律。從這方面來看,民政部在管理上也有縮小的一面。” |
相關閱讀:
- [ 02-04]民政部:嚴查貪污挪用救災救濟捐贈等專項資金案
- [ 10-25]民政部:將針對艾滋病等人群制定醫療救助政策
- [ 10-24]全國人大已將社會救助法列入立法工計劃
- [ 10-24]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九次會議舉行第2次會議
- [ 10-24]民政部:基本實現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應救盡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