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征程 點燃“中國夢”——寫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閉幕之際
2013-03-12 10:05? 孫鐵翔、林暉、華曄迪?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孫鐵翔、林暉、華曄迪)春天總是讓人滿懷夢想、充滿希望。2013年3月3日至1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2237名全國政協委員踏著春天的腳步,匯聚北京,共商國是。 站在歷史的新坐標上,2013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注定會被銘記:這是黨的十八大之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政協會議,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新一屆全國政協領導機構揚帆起航的新征程。 13億人民寄望兩會為“中國夢”助力,人民政協重任在肩。 人均9次小組討論:求真務實展現中國面貌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再次重申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當歷史的指針定格于“兩會時間”,“中國夢”成為最響亮的報時。 翻閱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名錄,2237名委員匯聚了最廣泛的社會各界代表。其中,新委員達1080名,所占比例接近半數。 58個小組、34個界別、平均每個委員9次小組討論…… 十天的政協會議,迎送沒有鮮花、紅地毯;紙質發言稿和會議簡報大幅削減;餐桌上鼓勵“光盤”行動……全國政協提出16條改進會風措施,一條條落到了實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十天來,少說空話、多講“干貨”成了關鍵詞,兩會上掀起了一股務實之風。 “壞作風養之成習,改變不可能一朝一夕。改作風、抓實干需要長期堅持。”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政治部主任陳金泉說。 “對這個問題,我說兩句”“我插一句話”“我再補充一下”……討論時間不斷延長、觀點不斷交鋒、主題不斷深化,一項項共識在碰撞中凝聚。 直言問題多,尖銳批評多,坦誠建議多,諍言背后,掌聲響起。 “跟往年相比,今年兩會處處‘實’字當頭。大家講短話、實話和真話,暢所欲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陸啟洲的一番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講求實際、求真務實是委員態度,更是一種中國力量。協商對話、討論建言,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617份委員大會發言:協商民主彰顯中國智慧 “目前,全國有多少收費項目?收費總額是多少?收費主體是誰?收費用途是什么?國家一直在整頓亂收費,但亂收費現象并未根本改觀,必須把收費權力關進制度籠子。”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的大會發言贏得了現場的熱烈掌聲。 這是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委員大會發言中的生動一幕。十天的政協會議中,這樣的場景頻頻出現。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從‘文來文往’到‘人來人往’,提案人與承辦單位面對面溝通協商是政協協商民主的有力體現。”會議提案組副組長劉曉冰介紹。 勇于擔當、無私進言、深入交流、尋求共識,這樣的協商民主不僅體現出中國特色,更傳遞著中國智慧。截至3月12日零時,全國政協網站公布了617份委員大會發言材料。 大會發言、小組討論、提案辦理協商、視察調研活動……伴隨著協商民主腳步的前進,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讓這個平臺更加堅實和廣闊。 “不同黨派、不同界別,思想多樣、利益多元,只有最大限度包容和反映各方面意見建議,才能以廣泛的人民民主確保旺盛的社會活力。”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陳經緯說。 制度設計愈加完善,民主氛圍日益濃厚。人民政協這項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已成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日益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5641件提案:同心聚力共逐中國夢想 3月1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落下帷幕。 歷史的指針指向了“發展時間”,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個美好愿景召喚著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奮斗;從收入倍增到美麗中國,一個個平凡夢想激勵著“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打開委員們的提案冊,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共收到委員提案5641件。其中,加強環境保護、推進城鎮化建設、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今年許多提案都更加關注百姓冷暖,更加重視民生保障。”會議提案組副組長劉曉冰說,“用12個字來概括就是:切口小,視野廣,接地氣,應民聲。” 十天的政協會議,“中國夢”被頻頻提及,宏大的民族夢想和每個人緊緊相連—— “我的‘中國夢’是美麗中國,讓人類在地球這塊家園永遠繁衍、生息、進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林業局原局長賈治邦說; “我的‘中國夢’是糧安天下,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帚那么長、籽粒有花生那么大。”全國政協委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笑言; “我的‘中國夢’是創新中國,讓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不再依賴國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徐念沙說; …… 只有一個又一個平凡的夢想被點燃,最終才能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如何把夢想變成現實? 十天來,委員們努力在尊重多樣中尋求共識,在共迎挑戰中深化共識—— “國務院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追求轉變職能、提高效率的目標,讓人民滿意”; “7.5%的經濟增長目標,既考慮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實際需要,又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留出空間”;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 一個個真知灼見奔涌而出。 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要保持清醒頭腦—— “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放緩,我國經濟面臨挑戰”; “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 “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仍會面臨一些挑戰”;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賦予了人民政協更加重大的責任和使命。帶著人民的信任和囑托,人民政協與全國人民一起,同心共逐“中國夢”!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