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接手人口政策將有利發展全局
2013-03-12 17:14? 牟旭?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牟旭)根據10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從人口計生委中接過“研究擬訂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職責”。 分析人士指出,人口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礎,由國家發改委來研究擬定人口政策將有利于其在擬定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等宏觀政策時,更好地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協調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馬力說,人口包括數量、結構、分布和素質這四大要素。要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要實現四要素之間的協調,二是要實現人口與經濟等外部條件的匹配。 “我國的人口數量壓力仍然較大、人口素質總體不高、老年人口比重不斷提高等人口結構性矛盾突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深刻,這需要大戰略來解決。把人口戰略與發展戰略放在發改委來統籌擬定符合這個要求。”她說。 人口計生委的全稱是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是在2003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由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名而來,目的是為了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國家發改委的主要職責之一則是擬訂并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也認為,公共政策需要人口的基礎,加強對人口的研究,特別是前瞻性的研究對于制訂既切合實際、又充分考慮未來的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王廣州曾參與“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的前期相關研究與咨詢工作。他介紹,在擬定總體規劃前,人口計生委會同民政、老齡委等相關部門擬訂一個人口發展規劃作為參考。 “把人口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研究擬訂職責劃歸發改委可以加強發改委在這方面的決策能力,也將為其科學決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有望使人口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更好的協調、匹配。”他說。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包括環境污染、就業難等一系列矛盾都不同程度反映了人口與經濟、環境、資源的不協調。由于缺乏對人口的前瞻性研究,中國曾出現了人口過快增長的情況。隨后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中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將與衛生部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改革后,將堅持和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日前強調,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增多和資源壓力的矛盾依然存在。計生委和衛生部合并后,第一,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會變;第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不會變;第三,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不會變。 分析人士指出,在基本國策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完善人口政策。 中國一段時間以來的人口紅利正逐步消失。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出現了相當長時期以來絕對數量的第一次下降。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陸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2011年末減少345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易定紅說,人口問題直接影響勞動力市場,而可能影響中國經濟未來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勞動力短缺,因此,由國家發改委擬定人口政策可更好地統籌經濟發展與勞動力市場的關系,對中國經濟發展影響深遠。 分析人士還指出,人口政策調整的效果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顯現,由于發改委還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易于準確把握經濟全局,所以由發改委來負責人口政策可增強各項政策的前瞻性,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變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