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政協會議閉幕 稱政協重要性越發凸顯
2013-03-13 07:05?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國新一屆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12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受到外媒熱議。而在政協會議落下帷幕時,外媒還在關注中國環保、城鎮化改革等多項議題。 英國廣播公司12日稱,俞正聲在政協閉幕會上表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俞正聲在講話中要求政協委員們,要“勇于直言,拒絕冷漠和懈怠”,“支持講真話、道實情”,同時要“鼓勵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批評和建議,支持反映人民群眾愿望和訴求的呼聲,鼓勵不同意見的交流和討論”,但他同時也警告政協委員要“拒絕浮躁和脫離國情的極端主張”。英國廣播公司分析稱,中共高層領導人在兩會期間多次表示,“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印度《經濟時報》12日稱,中國的最高政治協商機構提醒,西方多黨制不適合中國,中國只有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報道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過去30年來,中國經濟加速發展,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美聯社12日稱,這次全國政協會議提交提案5641件,經審查,立案5254件。其中,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提案1760件,涉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的提案673件,涉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提案1130件。分析稱,中國政協作為政治協商機構,近年來越發凸顯出重要性。 英國《金融時報》12日稱,兩會歷來備受關注,今年更引人注目。不僅因為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即將誕生,還在于人們更期待中國政府制定出新一輪增長的政策。尼泊爾《人民評論》評論中國兩會時稱,預測中國的未來總是五花八門,但沒人說中國一成不變。最近幾十年,中國的透明度一直在提高,社會變得更活躍,只要不觸碰紅線,政府的舉措可以被質疑和批評。中國人的性格就是求穩,與此同時全球化環境下的中國也使得政府很難阻礙人民接觸國際潮流和發展趨勢。新一屆政府進入狀態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 美聯社12日稱,兩會后,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調整到位后,將面臨一系列挑戰。與此同時,一個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隨著互聯網的推動,會日益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國的城鎮化改革下一步該如何走也受到外媒關注。路透社12日稱,中國新一屆領導層提出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但市場人士認為,當前有必要用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場融資體系,支撐緩解“十二五”進程中的地方財政資金缺口,化解地方財政債務風險。“俄羅斯之聲”11日以“中國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前因后果”為題報道稱,中國啟動“大部制”改革方案。俄羅斯遠東研究所專家雅科夫·貝爾格爾表示,中國此舉是讓政府機構更趨合理化,“改革為動搖官僚部門的僵化以及進行其他一些重要改革提供了可能。例如,亟待推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新一屆領導人從自身、從政府機構做起,讓人們看到了今后改革成功的希望。” |
相關閱讀:
- [ 03-12]俞正聲主持召開政協第十二屆全委會第一次主席會議
- [ 03-12]【兩會圖刊】3月12日圖片精選——政協閉幕
- [ 03-12]3月12日熱搜詞:政協閉幕 醫生含淚十問
- [ 03-12](兩會授權發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 [ 03-1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 [ 03-12]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 [ 03-12](兩會授權發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 [ 03-12](兩會授權發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