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須重結構性改革
2013-03-13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正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兩會上,由溫家寶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過去5年中國取得的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許多專家認為,在今后發展中,中國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必須包括多方面的結構性改革。改革的目標為,調整經濟結構、提高效率和科技創新能力、減緩甚至逆轉環境污染、減少腐敗,以及有效處理突出的社會矛盾。一些快速發展的問題,比如資源枯竭、民眾需求和國際競爭,讓這些改革變得非常重要。 中國理所應當地掌握著自身的發展道路,會提出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下這些方面的改革,是我個人認為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會被證明為最重要的。若不成功開展,中國或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政企分開?,F代經濟體中,政府通常不干涉和參與任何企業的微觀經濟活動。政府通常限制自身在制定法律法規、貨幣及財政政策、行業政策中的角色。在中央和地方層面,政府都不應該介入企業的運行和業務發展。這樣的轉變,有利于促使中國經濟向富有活力、高效、高質量以及減少腐敗的方向過渡。 提高法律系統的有效性、公正性和獨立性,讓法律法規發揮更大作用。有效、公正、獨立的法制和法規體系能讓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更大地發揮創造性和能動性,也會對損害整體利益的做法有所控制。法律法規還能限制官員的特權,減少腐敗,從而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進一步開放關鍵戰略性行業,引入更多更開放的競爭。各國的經濟實踐表明,壟斷和寡頭政策很少能激發創新和提升效率。壟斷企業往往會利用其優勢,謀求強大的政治權利,再為其所用。應當對關鍵戰略性行業進行改革,以推動更高質量和更高效的增長。 給民營企業更多空間。給這類企業更多發揮能動性的空間,會增加經濟活力,促進創新和創造就業。尤其是,企業應該受到法律體系的充分保護。 |
相關閱讀:
- [ 03-13]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中國發展須重結構性改革
- [ 03-06]天下大治是最大公益產品
- [ 12-27]中國外交部舉行2013年新年招待會
- [ 11-14]1700多名海外記者采訪十八大 世界探尋中國方向
- [ 11-14]世界探尋中國發展方向
- [ 11-12]"@未來十年的中國"之十八大代表微博感受前進的力量
- [ 11-12]Skype中國發展受挫:近兩年用戶降兩成
- [ 11-11]國際輿論稱贊中國過去10年發展道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