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兩會視角:"騰籠換鳥"促轉型 "鳳凰涅槃"求創新
2013-03-13 10:52? 張旭東、顧瑞珍、仇逸?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騰籠換鳥”促轉型 “鳳凰涅槃”求創新——“中國夢”兩會視角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顧瑞珍、仇逸)在今年兩會上,關于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的“兩只鳥”論述,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矚目: ——“騰籠換鳥”,就是加快結構調整,培育和引進新興產業,在騰挪空間中轉型升級,實現振翅高飛; ——“鳳凰涅槃”,就是要拿出浴火重生的勇氣和決心,實施創新驅動,搶占新產業和新技術的制高點,未來鵬程萬里。 “兩只鳥”的形象比喻,折射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性、緊迫性。 “騰籠換鳥促轉型、鳳凰涅槃求創新,‘雙翼齊飛’相輔相成,根本目的就在于使我們由經濟大國變為經濟強國?!敝行胖毓C械股份有限公司任沁新代表說。 美國一名學者一句很不客氣的話讓任沁新代表記憶深刻:如果在國際高端市場見不到中國企業的身影,中國就談不上是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家。 環顧全球,當前綜合國力的競爭其實就是產業的競爭、技術的競爭。盡管中國經濟總量已達世界第二,但從產業結構和核心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依然是“大而不強”: ——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盡管糧食“九連增”,但基礎仍然薄弱;第二產業的制造業,多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40%多,大大低于發達國家75%以上的平均水平。 ——區域發展不協調。東中西地區之間差異較大,欠發達地區仍然面臨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生活水平較低等諸多困難。西部地區的人均GDP和東部地區目前相差26000元。 ——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現象較為突出。鋼鐵、水泥等行業產量居于世界首位,但利用率卻在70%以下。不僅這些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在盲目擴張,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也出現重復建設傾向。 “加快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這是關系我們國家未來前途命運的大事?!鄙虾4蟊娖囉邢薰景l動機廠維修科黨支部書記徐小平代表說,無論是一個產業,還是一個地區,由大變強的核心就在于升級和創新。 經濟學家林毅夫委員表示,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是驅動一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發展中國家要懂得利用這兩者的后發優勢,就能以一倍或者兩倍于發達國家經濟的增長速度來發展,而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可謂任重道遠。從國際上看,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產業競爭異常激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從國內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發展模式還沒有改變,傳統模式面臨諸多調整。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