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嚴控"三公消費" 既要盯"錢"更要管"權"
2013-03-13 12:58? 傅勇濤、萬一?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嚴控“三公消費”須嚴管亂花錢的“權” “決策一句話,花錢一支筆。”在全國政協委員高抒看來,嚴控“三公消費”就必須嚴管亂花錢的“權”,尤其是要用明細的預算表卡住花錢的“筆”。 控制“三公消費”關鍵在治權。轉變政府職能,就要監管批錢的“一支筆”。陳世強委員說,經濟發展步入轉型階段,稅收制度財政體制面臨改革,打造節約型政府,需要一些部門做好“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 一些代表委員指出,在一些部門的預算報告中,項目支出金額巨大且缺乏具體明細,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中暗藏“三公經費”,“這些項目支出不是‘說不清楚’,而是‘不想說清楚’。這就給‘一支筆’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高抒說。 “行政成本過高的政府,不是高效的政府;在公車上、接待上、出國上花錢過多的干部,也非能讓群眾放心的干部。”鐘春燕代表說,絕不能讓“三公支出”成為一個筐,什么說不清用途的錢都能往里裝。 目前,有關部門也在積極制定管住亂花錢的“權”的辦法。謝旭人表示,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各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例如會議經費的管理辦法、出國出境經費的管理辦法等。未來還會對公務用車的標準、配備的數量等做出細化規定,積極推進公務用車的改革。 預算監管、考核問責,多舉措齊發力 過高的行政成本,一直為群眾所詬病。代表委員們建議,控制“三公消費”根本之舉是從強化預算監管入手,完善公務消費、預算編制和審計、績效考核以及監督問責等多方面的制度建設,切實遏制“三公消費”的各種違規違紀現象。 “打破‘自我監督’的局限,從預算、報銷手續、公示等環節入手,加強監管,敢于處罰,便可使問題迎刃而解。”史貽云委員指出,抑制公款消費就是要讓社會監督政府,建立起公共財政公開制度和現代財政預算制度。 “深化預算管理制度,細化預算報告,強化對預算的審查監督力度。”鄭鋼委員說,擰緊公務消費的“水龍頭”,不僅需要財政預算支出的公開透明,還要健全有關制度的監督體系,發揮人民群眾和媒體的監督力量。 吉明江代表建議,以行政成本核算考核各級政府,把包括開會、考察在內的行政行為成本與結果以及公眾滿意度、政府職能的實現程度納入考核體系,“倒逼”樹立節約意識,轉化為自覺的工作作風和習慣。 |
相關閱讀:
- [ 02-17]邵武:“三公消費”卡得緊
- [ 11-26]廣州40部門出國費達5247萬 15單位未披露目的地
- [ 11-01]永定全縣力爭2013年6月前全境覆蓋"陽光村務網"
- [ 07-20]盤點國外治理三公消費 俄羅斯公款請客須報成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