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鐵路體制改革:須破解巨額債務“黑洞”
2013-03-13 13:25?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今年“兩會”期間,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就鐵路債務問題曾公開表示,“鐵路債務應由有關部門區別其屬性,以區別公益性鐵路還是經營性鐵路,債務問題會得到妥善的解決。” 這一表態,被市場理解為,國家財政會對“公益性”鐵路形成的債務進行“買單”,而經營性鐵路的債務則將由鐵路本身進行化解。 針對這個問題,武劍紅表示,國家財政是否應該出資來解決鐵路債務,并不是首要的問題,首要的問題是應該先弄清楚鐵路巨額債務形成的體制和機制性的原因,總結經驗和教訓。“可將部分鐵路債務剝離出來,國家財政也應該對因修建真正的公益性鐵路項目所形成的債務進行減免。但是在解決債務問題之前,必須對每一個鐵路項目的債務性質進行科學的認定。” 對于這個判斷,劉斌有相似的觀點。他指出:“過去的確有一些線路的投資標準過高、投資額度過大,一些盈利能力不是很好的項目也被盲目上馬,給鐵路債務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未來鐵路發展應避免形成不合理的債務。” 目前鐵路債務的構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鐵路發行的各類建設債券;二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三是商業信用負債,即一些大型施工企業和裝備制造企業的應收賬款。其中以金融機構貸款規模最為龐大,鐵路債務的處理,也成為影響銀行業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兩會”期間,中央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小組討論時也談到鐵路債務問題。易綱表示,“鐵路在建設過程中,牽扯到眾多銀行,既有全國性銀行,也有地方性銀行,既有大銀行,也有小銀行,因此一定要把債券債務關系理清。” “國家對鐵路進行支持,這是由鐵路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決定的,但是市場不應該無視財務風險。”對于鐵路債務給銀行系統帶來的風險,劉斌認為,這是市場未能對風險進行充分考慮的結果,市場應對風險的判斷承擔相應責任。 扭轉提價必然預期 在國務院宣布鐵路機構改革方案后,市場對于鐵路運價的判斷高度一致,都認為鐵路運價將會大幅上漲。 此前,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曾公開表示:“鐵路平均票價偏低,今后鐵路要按照市場規律,企業化經營來定票價。” 一石激起千層浪。盛光祖的表態更加重了市場對于未來鐵路運價是否會上漲的擔心。“對于我們這種離開鐵路運輸就不能生存的企業而言,鐵道部撤銷,鐵路政企分開,企業是否會面臨運不起?”在今年“兩會”期間,貴州團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時,全國人大代表、貴州開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屈慶麟發出疑問。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鐵路政企分開后)企業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客運票價肯定會上漲,既然市場化了,貨運也會漲,鐵路靠貨運賺錢,來補貼鐵路建設。” |
相關閱讀:
- [ 03-11]代表熱議鐵路改革:可由多種資本經營 要防止壟斷
- [ 03-10]中國鐵路政企分開 鐵道部將寫入歷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