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深化職能轉變工作
2013-03-14 08:07? ?來源:教育部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深化職能轉變 提高管理科學化水平 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深化職能轉變工作 3月12日,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專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有關要求,聽取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開展教育滿意度測評、整合優化國家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構職能等工作情況匯報,就教育部進一步深化職能轉變進行研究部署。 會議強調,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和“兩會”精神,把職能轉變工作擺在特別重要位置,堅持進一步簡政放權,進一步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和管理科學化水平,努力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機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會議要求,教育部深化機構職能轉變,重在簡政放權,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要對教育部現有各項行政權力進行全面梳理,積極穩妥推進放權。要向地方政府放權,盡快制定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的指導意見;要向學校放權,盡快制定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意見。綜合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等手段加強宏觀管理,充分發揮、調動地方和學校積極性,進一步加大省級政府對區域內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進一步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會議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切實加強放權后的監管、評估與監測工作,有效引導各地各校真正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真正為國家和學生服務。一是制定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監測評價各地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提高教育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能力。二是研制教育滿意度測評工作方案。通過科學測評,及時全面了解和公布群眾對全國和各省、市、縣教育工作的滿意度,及時全面了解和公布學生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滿意度。三是完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體系。研究頒布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質量評價標準和質量監測體系,把提高教育質量的理念轉化為能監測、可衡量、有共識的政策和制度。四是設計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基本框架。構建國民從初等教育進入中等教育、進入高等教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框架圖。五是啟動實施立德樹人工程。統籌品德、語文、歷史、體育、藝術五個學科,統籌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五個學段,統籌課程、教材、教師、教學、考試五個環節,統籌教育專家、管理干部、教研人員、一線教師、社會力量五個資源,統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五個陣地,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相關閱讀:
- [ 03-08]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政府要向學校放權
- [ 03-08]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政府要向學校放權
- [ 03-07]教育部專門下達文件提出要求 營養餐各環節全程公開
- [ 03-07]媒體觀察:后4%時代 教育改革提速
- [ 03-06]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回應:9年制義務教育不會延長
- [ 03-06]教育部副部長:嚴格監管教育經費的使用
- [ 03-05]教育部:多雪中送炭 新增教育經費讓民眾直接受益
- [ 03-05]教育部回應研究生收費:學生所獲資助將超學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