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后勤團"揭秘座位排序:代表席次會每年輪換 2013-03-14 19:28 來源:中廣網 責任編輯:陳穎 我來說兩句 |
中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從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到小學、中學里每個班主任的"開學第一課",排座位,從來都是中國人眼里一件重要的事。小小教室,要排座位;到了人民大會堂,同樣要排。 今天,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大禮堂里,近三千名代表的座位,到底是怎么個排法兒? 中午12點半,吃午飯有點兒晚,結束午休又有點兒早。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會務小組處長高昕昱的采訪,就被定在這個時間。從南門進入人民大會堂,高昕昱穿著布鞋來迎接,脖子上懸著工作證的繩兒,證兒被塞進胸前的襯衣口袋里,一副埋頭干活臨時起身的樣子。"會務"是個龐大工程,"排座"則是重中之細。多年親歷親為,一切對高昕昱來說都是常識。 高昕昱:大禮堂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主席臺,另一部分是臺下的一、二、三樓。一樓會場是供代表坐,因為一樓會場每個座位都安有表決器,二樓、三樓供列席和旁聽會議的人員就坐。 記者:主席臺,1、2、3樓,挨個兒來說。主席臺什么人坐? 高昕昱:主要是主席團成員。這也是法律規定主席團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體現。除了主席團,還有不是代表的部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般主席團成員加上列席會議的領導應該會有200多人。 這個主席團,職權不小,其中一項,就是提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和委員人選,以及國家主席、副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候選人。坐在一樓的代表,也將參加隨后的投票工作。高昕昱說,一樓,正是排座位時最復雜的一部分。 高昕昱:人民大會堂大禮堂一樓總共有3000出頭座位。好比今年,代表總數2987人,除了主席臺就座的,在一樓會場的還有2800人左右。在席次編排的時候,我們主要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按各省區市行政區劃和港澳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的序列順序,將各代表團席次從一樓會場中間依次向兩邊排列。二是將各代表團代表按姓名筆畫由前向后排列。 代表五年一選,座位卻不是五年一排。高昕昱表示,為了讓每個代表團在一屆任期內都有機會坐在會場中間和前端,從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始,大會秘書處每年都對代表席次進行輪換。 高昕昱:每次會議,按照代表團順序,將7個代表團調至會場中間區域,一屆之內調整4次,也就是說,將上次會議排在前7位的代表團按順序移至最后,從原排在第8位的代表團開始,按照新的代表團排序,從1樓會場中間依次向兩邊排列。每次會議,將各代表團的1/5左右代表調至本代表團席次的前排。 聽來復雜,說來也簡單:將所有代表分成5組,5年里,每組都有坐到會場中間的機會;再將每個代表團的代表分成5組,這樣,每個人也都有坐到前排的機會。高昕昱坦言,要做到這樣的公平,意味著會務組每年的高強度勞動。 高昕昱:我們編排完席次圖后,會拿著席次圖去一樓會場逐個核對,這個每次都要人工核對的。 記者:這個工作量是多少? 高昕昱:我們十多個人需要半天的時間。 相比之下,大禮堂2樓、3樓的安排要容易得多。 高昕昱:每次全體會議的議程不同,參加會議的人員也略有區別。比如在開幕會聽取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政協委員要列席人大全體會議,我們劃定一定區域,請政協委員自由就座。這樣二樓座位就非常緊張,我們會安排持有二樓、三樓記者證的記者去三樓就座。 政治生活,內容重要,形式當然也不可忽視。從精確到每個人的座位開始,一場大會,徐徐啟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