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實體書店保護
2013-03-14 19: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王春雨 趙仁偉 王曉明)推開門,斑駁的光線落在一排排書架上,滿懷書香讓人涌起閱讀的欲望。這是不少人心底的書店印象。然而,隨著電子讀物、網上購物的迅速發展,實體書店受到極大沖擊,如何留住我們心中的“三味書屋”,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你最近去書店買書了嗎? 你最近去書店買書了嗎?在北京市北三環附近,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行人。面對這個問題,從事銷售工作的“90后”王偉說:“用手機上網,想看的書都在里面,干嗎要去書店買?” 正帶著孩子回家的李爽告訴記者,除了開學時給孩子買練習冊,平時很少去書店買書,平板電腦里的課外讀物有聲音、能互動,孩子更喜歡。 送快遞的張強停下電動車說:“你看我馱的兩個包裹都是書,現在網上買又便宜又方便,去書店干啥?” “街邊書店越來越少”,很多愛逛書店的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在哈爾濱市,除了幾家大型書城,僅存的實體書店大多集中在學校附近,以經營學生用的教輔書籍為主。即使這樣,經營者也直呼“日子不好過”。在高校讀研究生的李瑩告訴記者,現在網絡上資源很多,多數讀物都能找到電子版。即使是專業書籍,在網店中也能買到,因此逛書店對她來說已經成了“老黃歷”。 實體書店的生存艱難,也受到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吳正憲說,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都習慣于看電子書,實體書店的日子不好過,這也是正常現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認為,即便進入電子信息時代,實體書店仍然是人民群眾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動空間,是體現文化“軟實力”的載體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全國各大城市實體書店的生存已岌岌可危,書業萎縮、實體書店瀕臨滅亡的現狀亟須關注。 |
相關閱讀:
- [ 03-06]張抗抗再次提案保護實體書店:應大幅減稅
- [ 03-06]財政部、版署共同推動 實體書店扶持政策有望出臺
- [ 01-29]渠道分流影響大 實體書店經營模式要創新
- [ 07-04]移動閱讀鉚足勁 實體書店現“結業”潮
- [ 05-29]實體書店:泰坦尼克上最后的演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