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穩定物價入手讓經濟走得更扎實
2013-03-15 09:16? 曉文?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3.2%,比1月份擴大了1.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鮮菜、糧食、肉禽、油脂的漲幅尤為突出。開年CPI超出預期,食品價格領漲,這一現象當然值得高度警惕。 雖說2月份CPI躥升,離不開“舌尖上的春節”帶動,眼看著天在轉暖,應季大路菜的價格不大可能再上揚,但食品漲價對老百姓過日子的影響顯而易見,很容易引發大家對物價新一輪普漲的預期。更何況,無論是國內勞動力、原材料及流通成本繼續走高的壓力,還是主要國家大搞量化寬松、印鈔救市帶來的負面效應,確實都導致了通脹風險的累積。這也是我國把今年的CPI控制目標定在3.5%,比去年2.6%的實際漲幅要高的主要原因。從方方面面的情況看,今年我國穩定物價,特別是緩解農產品價格頻繁大幅震蕩的任務絲毫不容掉以輕心。 同樣需要關注的是,食品價格在我國CPI構成中占有很大權重,其他類開銷比如居住尚沒有被特別充分地計入。而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在大中城市,房價以及房租的上漲已經讓許多人感覺到肩頭上的擔子明顯加重了。這不僅提醒我們堅持樓市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緊迫性,更提醒我們,任何宏觀調控都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對癥下藥,盡可能將對市場和社會心理的沖擊,對房租等基本生活支出的影響降到最低。 物價穩則民生穩,民生穩則發展穩。今年我國經濟增長目標是7.5%左右,特別強調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就2月份的各項指標而言,出口、投資、信貸等一連串數據大都顯示了經濟企穩回升的陣陣暖意。正是在這樣的基本面下,我們愈發要管理好價格總水平,為實體經濟調結構、轉方式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讓中國經濟不但能往前走,而且走得更扎實更穩??;愈發要管理好流動性的水龍頭,通過更趨緊一點的貨幣政策,防止投資規模過大快速拉升物價,減輕老百姓對通貨膨脹的不良感受和不安預期,讓大家生活得更踏實、更安心。曉文 |
相關閱讀:
- [ 03-14]通貨膨脹壓力大 十年物價漲多少
- [ 03-06]2012年經濟形勢評價:經濟企穩、結構優化、物價穩定、民生改善
- [ 03-05]今年物價調控目標現實可行 通脹隱憂不容忽視
- [ 03-04]北上廣民生調查:七成人稱物價水平"可以承受"
- [ 02-26]鐵路貨運成品油齊漲價 物價或迎新一輪上漲周期
- [ 02-25]數據顯示德國13年1月份物價指數增幅回落
- [ 02-25]發改委首次在假日期間上調油價 將抬高物價水平
- [ 02-19]大年初二以來全國蔬菜價格下降近一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