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在前,路在腳下——“中國夢”兩會視角
2013-03-15 11:05? 陳二厚、季明、劉錚、楊維漢?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陳二厚、季明、劉錚、楊維漢)這幾天,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在參加會議間隙,忙著給本單位相關處室負責人打電話,要他們仔細梳理審批事項,抓緊研究各處室轉變職能的具體措施。“對機構改革,中央的思路已經很明確,我們的落實工作要做在前頭,不能等。”張韶春說。 兩會期間,無論是分組審議還是相互交流;無論是話改革,還是謀發展,“不能等”成為代表委員話語中的高頻詞。 為何不能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馮俊說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但接近不等于實現,不真抓實干,夢想永遠等不來。” 2013年春天的這個盛會,因為夢想變得飛揚熱烈,因為夢想變得無比厚重。承載億萬人民的夢想和重托,如何將“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化為美好現實,代表委員用語言和行動給出了答案——實干、實干、再實干! 夢想在前,路在腳下。實現“中國夢”,需要更多務實之舉。 取消迎來送往,不再擺放鮮花、懸掛橫幅,少封路或不封路……簡樸、務實、高效,兩會會場內外為務實作出生動的注解。 “節儉一點兒是好事,就像是老百姓自己在家過日子一樣,要把錢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安村黨支部書記章聯生的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會風外在形式之變,反映的是工作作風實質之變。全國人大代表、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曉波說,無論是篇幅更短、內容更實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旨在破解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問題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今年的兩會都透露出求真務實的明確指向,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更多地“往基層看、下基層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