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答記者問
2013-03-16 07:11? 羅沙、安蓓、余曉潔?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羅沙、安蓓、余曉潔)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5日舉行記者會,主題為“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減少排放首先是政府、企業責任” “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反復出現霧霾天氣,除了不利氣候條件這一外部因素,深層次原因是我國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所積累的環境問題。”吳曉青說。 他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量均占全國的30%,單位平方公里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區5倍以上。“這些地區每年出現霾的天數在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 “我們將盡快采取行動,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有所作為。”吳曉青表示,從今年開始在重污染區域,對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行業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并在這些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進一步深化機動車污染治理,同時加強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強化污染減排目標的考核和監督檢查,明確減排目標。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的PM2.5要納入考核目標。 “我們將強化依法治理,積極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加大環境執法力度。”他說,“同時突出科學治理,近期將出臺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啟動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并積極吸取國外經驗推動我國大氣污染治理。” “減少排放人人有責,這個責任首先是政府、企業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他說。 加強農村環境治理 吳曉青說,當前農村環境污染形勢嚴峻,下一步將聯合國家有關部門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治理工作,確保到2015年完成6萬個建制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一是大力推進農村集中連片整治,全力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加快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突出環境問題。他說,二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的責任考核,落實地方政府的農村環境保護責任。 他同時表示,將開展農村環保專項執法行動,繼續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秸稈焚燒等專項執法檢查,將環境監察、監測和宣傳向農村延伸,積極推進鄉鎮環保隊伍建設。 “讓更多河流湖泊適合游泳” 在回答有關水污染治理問題時,吳曉青說,各地在水環境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確實還有一些河流、湖泊不適合游泳,部分地方水環境治理成效也不明顯。” “有些地方政府提出‘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的鐵腕治污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吳曉青表示,下一步將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我們將督促指導和支持各地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改善水環境質量,讓更多的河流、湖泊盡早適合游泳。”他說。 爭取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項目早日啟動 吳曉青說,環保部正在組織國內大氣環境科學界的知名專家和院士,開展前期論證工作,積極協調國家有關部門,爭取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項目早日啟動。 他說,我國治理大氣污染難度很大。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面臨的大氣污染成因復雜,“既要對一次污染物進行治理控制,還要對二次污染物進行控制。既要治理常規污染物,還要治理細顆粒物污染等新出現的大氣污染問題。” 吳曉青說,我國大氣污染來源多,污染因子多,污染成因復雜,不同區域污染物相互影響,各地能源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區域污染狀況差異大,使得我國大氣污染呈現壓縮型、復合型、結構型特點。“要緊緊依靠科技,統籌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針對我國大氣污染防控需要,組織全國科技人員對大氣環境問題開展科學研究,重點突破大氣污染防治關鍵技術,創新大氣環境管理思路。” “十二五”末期建成先進空氣監測體系 吳曉青說,今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第二階段大氣監測網絡建設,到年底將有190個城市近950個監測點位組成的監測網絡投入運行,實時發布監測數據。 羅毅介紹說,明年和后年我國將實施大氣監測網絡第三階段建設。“到2015年底,將建成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適應新空氣質量標準實施需要,能夠監測PM2.5等指標,由大約1500個城市監測點組成的先進城市監測網絡。”他說。 他介紹說,“十二五”期間還計劃在城市交界和大氣通道位置建立96個區域空氣監測站。并在無污染地區建設15個國家空氣質量背景監測站,目前已建成14個。 “各省會城市已經建立了31個城市溫室氣體監測站,我們將在下一步建立的區域站和背景站中設置溫室氣體監測系統。”羅毅說,“這些系統要向社會發布相應監測數據。” “‘十二五’期末,我國將建成一個比較先進,覆蓋城市、區域和背景的空氣質量監測體系。”他說。 解決重金屬污染要付出艱苦努力 吳曉青說,國家對治理重金屬污染高度重視,三年來投入97億元支持重金屬污染治理。 “我們連續四年開展了以打擊重金屬違法企業為主的環保專項執法行動,近兩年全國已關閉1000多家重金屬污染嚴重的企業。”他說,但重金屬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他表示,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要強化規劃考核,將考核結果與領導干部政績掛鉤。“通過實施綜合防控措施,相信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能取得明顯成效。” |
相關閱讀:
- [ 03-15]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當前和今后環保工作難點
- [ 03-14]代表委員痛陳化工項目環保亂象 稱公眾調查失真
- [ 03-12]環保稅立法提速 “大環保稅”有望覆蓋高污染產品
- [ 03-09]全國人大負責人談霧霾沙塵:環保法正在修改
- [ 03-08]高建平:節能環保領域金融服務不足 建議發行綠色金融債
- [ 03-08]廣東正研究重污染天氣預警系統 或征資源環保稅
- [ 03-07]代表委員建議盡快扭轉環保投入“低效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