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導交替規范化程序化為未來中國提供保障
2013-03-16 07:42? ?來源:《新聞1+1》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吳曉青: 繼去年全國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建成之后,今天我們將在全國116個城市建成440余個國家空氣監測點位,到今年年底,我國將有190個城市,近950個監測點位組成的國家空氣監測網投入運行,并且實時發布監測數據。 主持人: 沒有調查研究也就沒有發言權,有了監測、有了數據是不是意味著在以后我們就可以拿出更加切實有效的質地措施呢,巖松? 白巖松: 不管他多么關注我們的生命和牽掛我們的情感,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治理污染是一件科學的事情。因此既然是一個科學的事情,相關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公開就顯得非常得重要,比如說我們原來說PM2.5這樣的值是要到2016年開始公布的,但是現在已經開始更多地跟大家見面,這一點據說也跟李克強總理的一段話緊密相關。他說都什么時代了,你以為你不公布人們就不知道?所以現在都已經公布了。但是接下來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我們怎么樣把這個樣本做得更細。 因為有一位環境專家說過一句話,他最近總去一些地方講課,說明大家對環境問題很重視,有領導喊口號,我們三年就要打PM2.5的翻身仗,但是仔細一聊,發現他連PM2.5是什么都沒搞清楚。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道,造成我們現在霧霾現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這沒有更細的一些監測的數據和指標的話根本做不到,所以要用科學的態度去做科學的治理污染這樣的一個事,而前提是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擁有更多的科學精神,但是還別忘了一點,我們既是受害者,有的時候也是加害人,因此不光政府、不光企業,可能我們每一個人如何綠色出行、少開車、少放點炮等等等等,大家共同去做,才可能將來呼吸得更自由、更順暢。 主持人: 是,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包括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方式的轉變,我們每一個人生存方式的轉變等等。美麗中國也是在十八大報告當中作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很宏偉的目標,如果我們的呼吸都成了問題的話,那么幸福從何談起?而美麗又從何談起呢?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枉顧生態環境的事件還時有發生,我想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問號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警醒。感謝大家收看了今天的《兩會1+1》,明天我們接著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