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
2013-03-16 14:20? 劉賢?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劉賢)“三峽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和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作用的同時,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保護任務還十分繁重。”全國人大代表何平1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建議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 何平是中共重慶市巫山縣委書記。巫山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有10萬三峽移民。他說,三峽庫區屬于中國地質災害頻發區之一,治理災害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庫區也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僅巫山縣的水土流失面積達400平方公里。 此外,水庫成庫后水流速度減緩,水體自凈能力減弱,部分支流水質有退化趨勢,富營養化問題和局部“水華”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何平介紹,重慶庫區消落區面積達306平方公里,占重慶庫區淹沒陸域面積的55.21%。巫山縣的石漠化面積就占幅員面積的27%。 鄉村污染亦威脅庫區生態環境。何平說,巫山縣飼養的家畜、家禽經測算合計排泄糞尿量近500萬噸,但僅有少數幾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投入運行,畜禽排泄物多以沼氣池簡易處理,治污設施減排能力十分有限。 在《關于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中,何平呼吁國家出臺《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辦法》,加快實施庫區涉水鄉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水污染防治項目,加大對農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把庫區作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地區,加大財政對天然林保護、石漠化治理、長江兩岸森林工程等生態補償力度,逐年提高補償額度。 全國人大代表、中共重慶市委移民工委書記譚棲偉亦提出建立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他在建議中稱,因三峽庫區既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經濟發展滯后地區,既是生態脆弱區,又是限制開發區。他認為可以在長江流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試點生態補償工作,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標準,以及資金來源、補償渠道、補償方式和保障措施。 |
相關閱讀:
- [ 10-12]三峽庫區3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將接受免費復明手術
- [ 07-11]入庫洪水持續高位 三峽攔洪40多億立方米
- [ 07-11]三峽庫區長江水域垃圾成堆 令人觸目驚心
- [ 05-29]三峽庫壩區連續強降雨 海事部門多次發黃色預警
- [ 04-28]專家:多種因素造成三峽庫區發生地質災害
- [ 04-17]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近10萬人將面臨搬遷
- [ 04-16]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 近10萬人面臨搬遷
- [ 04-12]三峽騰庫防汛 庫區渡船集中查危排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