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面側記
2013-03-17 22:58? 孟娜 韓淼?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李克強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面側記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孟娜 韓淼)“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這九個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話,是我的心得。我堅信做人要正、辦事要公,才能利國利民。”兩天前成為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目光炯炯,擲地有聲地說。 17日上午,他來到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面并答問。 約八百名記者擠滿大廳,一雙雙眼睛緊盯著這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央政府“掌門人”,期待從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語氣中了解新“內閣”的施政方略。 深色西服,棗紅色領帶,57歲的李克強面帶微笑,對記者們連連揮手致意。 與四位副總理一起坐定后,李克強100多字的開場白言簡意賅,表達了他和本屆政府對人民的鄭重承諾。 “我們將忠誠于憲法,忠實于人民,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把努力實現人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作為神圣使命,以對法律的敬畏、對人民的敬重、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政府,去造福全體人民,建設強盛國家。” 李克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七位總理。當今中國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創造了世界奇跡,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 “在我們離實現現代化越近的時候,遇到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李克強說。 他給自己和本屆政府定下三項任務: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公正。 實現這三項任務并非易事,李克強做著有力的手勢,表示要打造一個創新、廉潔、法治的政府作為保障,同時推進能“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李克強向記者們重申他的“名言”。 “我曾經是安徽鳳陽的插隊知青,很難忘那一段和鄉親們度過的艱難歲月。那里當時是中國農村出了名的窮地方,也是后來中國農村承包制改革的發源地。我還記得1977年高考后,我是在田頭鋤地時得到高考錄取通知消息的。”李克強談到個人經歷時,目光中飽含深情。 “正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我們國家的命運,使億萬農民脫貧,也使許許多多的人出現了重大的人生轉折。”他說。 “現在改革的重任落到了我們這一代肩上,我想我們要盡力使改革的紅利惠及全體人民,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年輕人充滿希望,使我們的國家生機勃勃。” 李克強多次用形象的語言闡釋他的改革觀: 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改革進入了深水區,也可以說是攻堅期,的確是因為它要觸動固有的利益格局。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 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蹚; 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要使“明規則”戰勝“潛規則”; …… |
相關閱讀:
- [ 03-17]李克強涉臺答問贏得兩岸積極反響
- [ 03-17]外媒稱李克強當任后將必須開始“得罪人”
- [ 03-17]兩會觀察:李克強總理首場記者會十大精彩語錄
- [ 03-17]外媒借李克強“首秀”看中國:重法制 推改革
- [ 03-17]華媒評點李克強"首秀":開場白簡短 展現自信開放
- [ 03-17]華媒評點李克強首秀 開場白簡短 展現自信開放
- [ 03-17]李克強總理會見中外記者
- [ 03-17]李克強談做人心得: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