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地震預警系統預警時間覆蓋面積均超日本
2013-03-19 15:50:35? ?來源:四川在線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地震烈度如何 震后1分鐘內全掌握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前提下,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震中正發生地震但尚未對目標造成破壞之前發出警告,從而減少人員和財產傷亡,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理論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10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39%。這套“成都造”ICL地震預警系統自地震開始發生進行計時,預警發布時間平均為7.0秒,目前日本地震預警發布時間平均約9.0秒。“這套自主研發系統已具有完備面向公眾的地震預警能力,能覆蓋從監測、預警信息產生、預警信息發布到信息接收的所有環節,而信息接收終端已覆蓋電視、計算機、專用預警接收儀器、微博和手機應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告訴天府早報記者,該系統還具有烈度(災情)速報功能,能夠在地震后1分鐘內繪制烈度速報圖以供有關部門震后救援決策參考。 預警巧家地震 經過1200多次地震“考核” “與傳統的地震預警臺網相比,利用該技術可節約三分之二以上的建設開支,布設的速度也更快。”王暾介紹,該系統已形成集硬件、軟件和算法為一體的地震預警解決方案,已經通過1200多次實際地震檢驗。”今年2月19日,該系統對云南巧家的破壞性地震進行了成功預警,這也是我國自主地震預警技術首次通過破壞性地震檢驗。 該系統總價值1.6億元,可為覆蓋區域及其周邊的8000萬人和高鐵、地鐵、化工、核電等生命線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若在全國推廣該系統所采用的技術,可為建設我國地震預警系統節省數十億資金,并提前4年建成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王暾表示,“希望這套來自成都的自主研發系統,能覆蓋更廣區域,加快我國和世界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天府早報記者鄭其) |
相關閱讀:
- [ 03-15]平和縣地震辦獲全國縣級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
- [ 02-19]我國計劃用五年時間建設國家地震預警系統
- [ 02-19]我國首次實現對破壞性地震成功預警
- [ 02-12]近萬人體驗中國研發地震預警系統 未現誤報情況
- [ 08-29]民辦機構研發地震預警系統 稱預測60次汶川余震
- [ 03-09]中國投資1724萬元啟動地震預警研究與應用項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