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國內油價下調基本無懸念 京廣等地或重回"7時代"
2013-03-24 10:49? 劉雪?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3月底國內油價下調基本無懸念 來自塞浦路斯的風波對我國成品油市場產生了“蝴蝶效應”。國際油價承壓下行,這讓3月底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基本成為定局。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表示,塞浦路斯風波讓市場對歐洲再度擔憂,原油市場上投機基金大幅減倉,布倫特原油反彈乏力,3月底國內油價下調基本沒有懸念。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3月22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已達到-4.34%,已突破了油價下調的紅線。 上一次國內油價調整發生在2月25日。3月22日是調價后的第二十個工作日。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李宏表示,到北京時間3月27日國內成品油定價規則中“間隔22個工作日”的時間條件也將滿足,屆時油價下調窗口將隨之開啟,預計到3月27日零時調價政策可望執行。 按照機構測算,此次對應的下調幅度或在每噸300元附近,約折合汽油每升下調0.24元;柴油每升下調0.26元。調價后,北京、廣州等地區油價有望重回每升7元的時代。 成品油定價新機制何時掀開面紗 3月底國內油價下調已在預期之中,眼下市場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在于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是否會隨之出臺。 一直以來,新定價機制始終蒙著“面紗”。“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雖然透露了縮短調價周期、取消4%幅度限制的改革方向,但改革細則并未公布。對公眾而言,新機制依然充滿神秘。 記者了解到,市場對新機制有著多種暢想。比較集中的看法是調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即油價半月一調;也有猜測掛鉤的原油品種會改變,“辛塔原油”或被“阿曼原油”所取代;甚至有猜測調價發布權將下放給第三方機構。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這些猜測都有一定道理。比如修改掛靠油種,從去年開始中石油、中石化進口的原油已不再參照印尼的“辛塔原油”價格,相比之下,“阿曼原油”作為中東石油出口遠東的重要價格參考,是比較合適的替代品種,同時阿曼也是我國重要的原油進口國。 在對新機制充滿憧憬的同時,也有不少質疑聲音存在,認為新機制是把雙刃劍,當前與國際油價緊密掛鉤并不一定是好事。 |
相關閱讀:
- [ 03-22]今年油價27日或將首次下調 汽油預計降0.21元
- [ 03-22]院士稱鐵路今后調價將按市場規律 或效仿油價
- [ 03-22]國際油價大跌 國內年內首次成品油下調窗口將開啟
- [ 03-22]油價最快5天后下調 廈民營加油站:進貨多次少量
- [ 03-22]三地原油變化率跌破4% 多地油價有望回歸7時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