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定”呼應三大現實 改作風保障實現中國夢
2013-03-24 17:07? 冷葆青?來源:瞭望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新型城鎮化需要勤儉支出 堅持抓好“八項規定”,才能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城鎮化改革已經成為我國今后一段時期經濟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城鎮化是一個好東西,其對于中國經濟必將帶來全方位的積極影響。例如,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出口和投資強而內需消費弱,而一個城市居民的消費大概是一個農村居民消費的3倍。可以想見,假如我們能夠逐步將全國已經進城的2.6億農民工變成城市居民,所拉動的內需,將是驚人的。 但是,城鎮化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戶籍改革,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會帶來經濟和社會深刻的變化,需要各項配套改革去推進。這些改革,都是需要花錢的。農民工要想變成市民,就必須相應地建設更多的幼兒園、學校、醫院和養老設施。提供這些基本的公共服務和福利的財政成本大概是多少呢?根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測算,大約在人均8萬元,這樣一來,推進小城鎮建設的直接財政成本將可能超過20萬億元。 當然,這20萬億元不是一下子掏出來的,而是逐年分攤支付的過程,但無論如何,這將是一筆巨大的財政支出,直面乃至解決八億多農民和五億多市民之間的城鄉差距,迫切需要我們的黨政機構從現在開始、從小處著眼,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盡管必須從整體上提出一個解決這筆支出的方法,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狠抓“八項規定”的落實,養成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勤儉節約的良好作風,切實杜絕公款濫用和浪費,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用在必須的民生支出上,才能為下一步全面推進城鎮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