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 未來需增信釋疑擴大共識
2013-03-25 08:56?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高科技的合作。馮玉軍說,未來的國際競爭毫無疑問將在高科技的引領下進行。中俄在不同的科技領域有自己的技術、資金、市場和制造方面的優勢,發揮各自優勢,可以進一步推動實施一些如大飛機制造、核能利用、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戰略合作項目,實現兩國的協同創新,將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區域間合作。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與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有很多契合點。開發遠東,也為中國在遠東的對外投資帶來了機遇,中國將成為俄遠東開發戰略的主要外部參與者。將開發遠東和振興東北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滿足未來發展需要,對兩國意義重大。 對于中俄經貿合作中的一些難點,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福川認為,盡管中俄貿易規模不斷快速擴大,但基本上仍然是兩個平行市場間的貿易合作。經濟一體化是中國的關切,但卻一直未能進入中俄兩國議事日程。因而,勞動力、資本、商品和服務在兩國間無法像自由貿易協定國家那樣流動,明顯限制了相互投資和貿易的發展。他建議,應共同制定中國與俄白哈關稅同盟的自由貿易安排,即關稅同盟+1模式。這種安排相當于準自由貿易區,只是對勞動力及某些特別服務的流動設立限制。 中俄兩國實行的都是國家調節的市場經濟,有條件也有必要制定國家間經貿合作綱要文件。他認為,缺少這樣的文件,俄羅斯的社會經濟發展綱要和中國的五年經濟發展規劃無法協調發展,會加大探索經濟合作方向和方式的成本,從而失去最好的合作時機。 第三,加強人文交流,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人文交流在兩國關系發展中可以起到潤滑劑和促進劑的作用。”陳玉榮對記者說,近年來,中俄通過舉辦“國家年”、“語言年”和“旅游年”等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不斷加深。但與此同時,兩國關系中也夾雜了一些不和諧音,比如說“中國威脅論”,中國在遠東地區搞人口擴張,等等。一些輿論以及心理上的障礙,將會干擾兩國互信,也會影響到經貿領域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和展開。消除這些誤會,需要進一步加強雙方了解和交流,增信釋疑,擴大社會共識。“人民間的溝通、交往、相知,將為中俄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奠定深厚的社會基礎”。□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延棠 |
相關閱讀:
- [ 03-25]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抵達達累斯薩拉姆
- [ 03-25]習近平抵達達累斯薩拉姆
- [ 03-25]習近平同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舉行會談時強調 中坦發展互利共贏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 [ 03-25]習近平將在坦桑尼亞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講
- [ 03-25]習近平抵達達累斯薩拉姆 開始訪問坦桑尼亞
- [ 03-25]習近平參觀俄羅斯作戰指揮中心 系普京建議
- [ 03-25]習近平訪問坦桑尼亞 將到援坦中國專家公墓憑吊
- [ 03-25]習近平同坦桑尼亞總統會談 稱坦是中國老朋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