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掃黃打非”工作將把工作重心轉向網絡
2013-03-26 16:38? 龍在宇?來源:瞭望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瞭望》:“掃黃打非”正風氣 2013“掃黃打非”工作重心向網絡傾斜,網絡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在線侵權盜版、非法網絡報刊和網絡游戲等將成整治重點。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龍在宇 “掃黃打非”,意在營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環境,也意在凈化社會風氣。 “要牢固樹立對黨和國家,對人民、對下一代高度負責的態度,著力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開展‘掃黃打非’,抵制低俗現象”寫入報告,將其作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掃黃打非”力度持續增強,能力持續提高,但任務復雜艱巨,工作不容懈怠。 根據形勢需要,2013年“掃黃打非”工作將進一步把工作重心轉到網上,網絡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在線侵權盜版、非法網絡報刊和網絡游戲等將成整治重點。 掃除萎靡之風 萎靡之風,流弊深遠。樹立奮發剛健、昂揚向上的社會風氣,“掃黃打非”工作不可或缺。 相關專家指出,社會風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低俗甚至淫穢色情信息廣為流播,則社會風氣難免庸俗萎靡,若任之發展蔓延,勢必毒害世道人心。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宏君說,含有淫穢色情內容的視聽節目、動漫、圖片和文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社會的萎靡風氣。“正是因為社會上一些萎靡風氣的巨大危害,對于‘掃黃打非’工作,才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萎靡低俗風氣,尤其對未成年人影響極大極壞。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正是持續加強“掃黃打非”工作的要旨。據本刊記者了解,近年來就有不少家長表示,低俗之風對青少年的心理發育有百害而無一利,堅決擁護政府開展“掃黃打非”工作的決心和行動,維護良好社會風氣。 例如,北京網絡媒體協會2010年初成立了媽媽評審團,這些志愿者對互聯網上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進行舉報、評審、形成處置意見,反映給相關管理部門,并監督評審結果的執行。一名評審團成員把網絡“掃黃”稱為當年“家長看到的最大快人心的好事之一”。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工作人員也告訴本刊記者,許多家長針對若干突出的社會風氣問題專門獻計獻策,并提出“掃黃打非”任重道遠,需要各相關部門有攻堅克難的準備,下大力氣,打“持久戰”。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進一步凈化文化環境端正社會風氣,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實現億萬家庭最大希望的民心工程,是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的希望工程。 這位負責人指出,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掃黃打非”工作將按照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要求,堅持集中行動與日常監管、網下落地查人與網上凈化相結合,努力營造規范有序的文化環境,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思想文化保障。 工作重心轉到網上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透露,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持續清理淫穢色情等文化垃圾,取得顯著成果。但在利益驅動下,制黃傳黃活動趨于多變、隱蔽,網絡淫穢色情現象還較嚴重。 比如,各類網站和論壇、貼吧、博客、微博客、搜索引擎、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平臺等,時有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應予以全面清查。 又如,下載、預裝淫穢色情信息出現苗頭:電子產品銷售商和維修點利用網絡電視棒、網絡存儲器、手機存儲卡等復制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下一步“掃黃打非”部門將予以深入整治。 還有一些非法網絡報刊借各種名目出現,一些視聽節目網站、網上書店、電子商務平臺等銷售傳播侵權盜版制品,一些網絡游戲未經審批擅自運營或批準后擅自添加不良內容,“掃黃打非”部門都將堅決予以打擊。 據悉,2013年上半年開展的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治理“凈網”行動中,已經開始集中檢查網絡文學網站、手機文學網站、網絡游戲網站、視聽節目網站、門戶網站,以及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平臺、在線視頻播放軟件、網絡資源下載工具、網絡游戲推廣廣告中含有淫穢色情內容的視聽節目、網絡廣告、動漫、圖片和文字信息。 淫穢色情信息傳播利益鏈條也仍在重點打擊范圍。據了解,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協調相關部門,依法查處一批違法違規的網站和電信運營、接入服務等企業,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的廣告聯盟、第三方支付平臺等。 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要堅決關閉淫穢色情內容集中、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站。對服務器設在境外、開辦者藏匿在境內、經常變換域名和IP地址逃避打擊的網站,堅決“落地查人”。對明知是淫穢色情網站而為其提供互聯網接入、域名注冊、廣告投放、費用結算等環節服務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嚴厲查處。 同時,還要將清理網絡延伸覆蓋至網下相關領域,大力清繳淫穢色情書刊、光盤等,特別是以未成年人為題材和傳播對象的淫穢色情出版物。 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專項行動期間,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協調有關部門對網絡淫穢色情信息進行專項監測,以檢查各地開展行動的成效。 依法完善管理 做到各項監管“無縫對接”,形成長效機制,還要不斷在法律框架內強化“掃黃打非”工作。 2012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加強對互聯網的依法公開管理,全面落實網站接入、用戶信息發布等實名登記制度,完善網站備案、域名、IP地址等基礎數據的管理。 “客觀上有助于網絡‘掃黃打非’,斬斷相關傳播利益鏈條。”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內部正在認真學習研究該項規定。 法律專家表示,“掃黃打非”工作可以充分運用現有法律法規及“兩高”司法解釋,采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種手段,依法加大對傳播淫穢色情信息行為的打擊力度,形成強大的法律威懾力。 上述專家建議,對重大、復雜案件,可以發揮“掃黃打非”辦的工作職能特點,協調公安、司法機關提前介入,確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力求案件快偵、快訴、快審、快結。 據了解,相關部門正在修訂完善相關法規規章,嚴格依法管理、依法辦案。拓寬舉報投訴渠道,規范受理轉辦程序,提高分析核查水平,完善和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對重要線索深挖徹究,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充分運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手段,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 各級“掃黃打非”辦公室則被要求協調有關部門,健全網上工作機制,加強有害網絡出版物及信息輿情匯總通報、快速刪除屏蔽、重要線索聯合核查、重點案件協查督辦等工作。 原標題:《瞭望》:持續開展的“掃黃打非” 龍在宇 “掃黃打非”是依法開展的保衛國家文化安全的專項工作。簡言之,“掃黃”是指掃除淫穢色情等文化垃圾;“打非”是指打擊非法出版物、侵權盜版出版物及非法報刊等。從1990年開始,全國規模的“掃黃打非”集中行動開展至今,已持續23年。 “掃黃打非”工作剛起步時,互聯網與手機等傳播媒介還尚未興起。因此,當時的工作重心,還在于承擔全國掃除黃色出版物、打擊非法出版活動工作的部署、指導、協調、督辦等職能。 隨著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掃黃打非”工作也與時俱進。針對一些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活動不斷蔓延的情況,2009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嚴厲打擊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就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動進行專項治理。隨后組織開展了打擊互聯網和手機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關閉涉黃網站6萬余個,查辦案件2197起。近年來,網絡技術不斷發展,“掃黃打非”工作的重點也開始向網絡轉移。 此外,根據各方面環境的變化,“掃黃打非”工作也會作出及時調整。例如,2009年,西北五省正式啟動“天山工程”。這是一個由全國“掃黃打非”辦指導,新疆“掃黃打非”辦牽頭,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和新疆五省區組成,以查堵非法出版物及反動宣傳品為主要任務的區域協作聯防工程。此外,還有北京“掃黃打非”辦牽頭的“護城河工程”,廣東“掃黃打非”辦牽頭的“南嶺工程”和西藏“掃黃打非”辦牽頭的“珠峰工程”。而在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黨的十八大召開等重要時期,打擊非法出版物的工作也得到相應加強。 據統計,在剛過去的2012年,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4508.8萬件,其中侵權盜版出版物3635.7萬件,占80%。全國共查處各類案件1.5萬余起,其中淫穢色情出版物案件1685起,侵權盜版出版物案件4692起。“掃黃打非”工作對于凈化文化市場,端正社會風氣,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相關閱讀:
- [ 03-22]全國掃黃打非辦:將懲處以記者名義招搖撞騙者
- [ 02-18]中國公眾“掃黃打非”意識日增 舉報數量明顯上升
- [ 02-13]去年舉報非法出版者最高獲獎11萬 按涉案額2%授予
- [ 01-31]全國掃黃打非辦重獎舉報人 單筆獎金最高11萬
- [ 01-22]劉奇葆:堅定不移推進“掃黃打非”深入開展
- [ 01-22]劉奇葆:堅定不移推進“掃黃打非”深入開展
- [ 12-30]數說“掃黃打非”——2012“掃黃打非”工作回眸
- [ 12-28]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通過《哈爾濱宣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