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巴西啟動貨幣互換 金磚國家間更多合作呼之欲出
2013-03-26 21:55? 王宇、王培偉?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黃麗紅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26日電(記者王宇、王培偉)26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中國人民銀行26日與巴西中央銀行簽署了中巴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1900億元人民幣/600億巴西雷亞爾,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表示,此舉旨在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便利兩國經貿往來,共同維護金融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貨幣互換協議是在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磚五國領導人第五次峰會舉行之際簽署的,同時也是我國央行與金磚國家間簽署的首個貨幣互換協議。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金磚國家間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可減輕金磚國家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和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擴大金磚國家間的本幣結算和融資,利好雙邊經貿往來。 據介紹,與有關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系列本幣互換協議,一方面是為了應對短期流動性問題,同時,也是支持互換資金便利雙邊間貿易融資。其運作機制是,央行通過互換將得到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得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于支付從對方的進口商品。 舉例來說,我國與巴西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后,巴西中央銀行可根據需要將得到的人民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巴西企業從我國進口商品時,就不必再使用美元作為交易的中介貨幣,而是可以直接從本國金融機構借入人民幣進行結算。我國出口企業則可收到人民幣計值的貨款,以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費用。 此前,我國央行已與韓國、馬來西亞、阿根廷、新加坡、新西蘭、土耳其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貨幣互換協議,總資金規模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研究員張斌表示,在當前全球經貿增長乏力、外匯市場波動加劇、貿易融資萎縮的情況下,貨幣互換協議的簽署,可一定程度上規避美元波動風險,并且由于我國與金磚國家間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國與金磚國家間貨幣互換協議的簽署,也將便于與金磚國家間經貿活動的更好開展。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與金磚國家間的出口增勢明顯高于我國整體出口速度。以2011年的出口貿易數據為例,中國對巴西出口增長30.2%,對印度出口增長23.5%,對俄羅斯出口增長31.4%,都快于中國整體20.3%的出口增長率。而在金融危機之前的2005年,中國對巴西出口增速31.4%,對印度出口增速50.5%,對俄羅斯出口增速45.2%,同樣高于中國整體出口的28.4%。 市場預期,我國央行亦將與其他金磚國家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并開展包括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等更多金融經貿領域合作。 |
相關閱讀:
- [ 03-22]俄總統普京稱金磚國家論壇應轉變為戰略協作機制
- [ 03-20]俄媒稱金磚國家欲制定全球游戲規則
- [ 01-07]戴秉國將出席金磚國家安全事務會議
- [ 12-04]首屆金磚國家經濟研討會聚焦深化經貿合作
- [ 09-12]商務部副部長:金磚國家間貿易10年來增長約6倍
- [ 04-01]聚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重要成果
- [ 04-01]金磚國家峰會落幕 分析稱機制化合作邁出新步伐
- [ 03-31]聚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重要成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