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三公經費公開形式要通俗 要讓老百姓看得懂
2013-03-27 07:05? 白真智?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李克強重申了“改革”的艱巨性:“改革走到今天進入了深水區,必然要觸動固有利益格局。”他要求:“我們要先從自己做起,各地方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按照統一部署,先自清門戶,掃門前雪,逐步形成聯動,給市場、社會更大空間,激發創造活力。” 二是管住權力。在李克強看來,防治腐敗不僅需要放權,也需要管好權力,因為“濫用權力是腐敗的重要方面”,而管好權力同樣和改革息息相關。 關于改革與“防腐”的關系,李克強做了這樣的闡述:“經驗證明,腐敗與政府直接參與微觀經濟活動有密切關系。在那些政府控制重要資源并廣泛介入的領域往往會產生更多的腐敗,所以在不斷完善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防治腐敗的利器之一是深化改革。特別是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的市場化。同時以完善的市場規則和嚴格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和規范權力運行和政治行為。” 三是管住錢財。“財政資金、公共資產都是納稅人的錢,管好用好也是預防腐敗的重要方面。”李克強說。 至于如何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李克強強調了制度的作用:“首先要改革預算,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機制。二是要深化稅制改革,正稅清費。三是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職權,使地方政府的財權職權相匹配。四是繼續推進國庫制度集中收付和公務卡制度改革。” 四是政務公開。“讓權力的運行公開透明,是廉潔政府建設的重要保證。”李克強說。 對于政務公開的意義,李克強的理解很具體也很透徹:“有些地方政府,信息不及時公開,社會上議論紛紛,甚至無端猜測,容易引起群眾恐慌,產生負面影響,給政府工作造成被動。與其如此,還不如我們主動及時的公開,向群眾‘說真話,交實底’,有些事情也可以通過公開讓群眾參與,與群眾商量,共謀解決的辦法。這樣反而會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也會逐步提高我們干部的辦事能力。” |
相關閱讀:
- [ 03-26]李克強在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
- [ 03-26]李克強同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境外代表座談
- [ 03-26]國務院召開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 李克強作重要批示
- [ 03-26]李克強:給權力涂上防腐劑戴上緊箍咒
- [ 03-26]李克強任中央編委主任 劉云山任副主任
- [ 03-25]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領導調整 李克強任主任
- [ 03-25]李克強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 [ 03-22]總理李克強和他的班底:除了改革別無選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