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別充冤大頭 “國家賬本”如何管住“大手大腳”
2013-03-28 15:47? 趙鵬飛?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財政收入數量已經不小了,關鍵是怎么把這個錢用到刀刃上,使它發揮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專家表示,當前,優化財政支出的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加強體制機制約束,管好政府錢袋子,成為改革的重要任務和目標。 把錢用到該用的地方 “中國財政收入去年已經到了11.7萬億元人民幣,我們新中國成立初期財政收入有62億元,1978年只有1000多億元。”張高麗說,這個數量已經不小了,“不能把這個錢用去搞重復建設,用去搞產能過剩。所以很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個錢用好,用到該用的地方。” 重復建設是近年來經濟領域的突出弊端。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國不少地方都存在建設浪費的現象,一些城市大搞形象工程,超標興建辦公樓宇,道路、管道重復施工,投入巨資開發風景區。公共財政支出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投向和規模亟待調整和優化。 與此同時,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此外,我國各級政府機構用于公款吃喝的開銷,據統計每年達到了3000億元的規模。“姑且不說這個數據準不準確,3000億元是一筆巨大數字,幾乎等于我們0.7、0.8個點的GDP。”國務院參事湯敏稱,“三公經費”里還有公款旅游、公款購車、樓堂管所建設等,這些支出需要規范的地方很多。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