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用國貨帶好頭 評論稱官員應遠離奢侈品
2013-04-02 12:01? 陳魯民?來源:檢察日報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所用全部服飾都是國產品牌,引起廣泛關注熱議。特別是彭麗媛女士,穿國產大衣,提國產皮包,雖沒穿世界名牌,沒佩戴任何奢侈品,卻以得體服飾,高雅氣質,廣受國內外輿論與公眾好評。彭麗媛不僅給中國婦女爭了光,也給國內眾多官員及家屬帶了個好頭。 時下,在官員隊伍里有一股追求奢侈之風,從南京抽天價煙的房產局長周久耕,到陜西的“表哥”楊達才;從某機關大樓幾十萬元的水晶吊燈,到滿大街跑的豪華公車;從官員出差爭坐頭等艙,到非五星級酒店不住等,影響很壞,群眾議論紛紛,意見很大。有鑒于此,關注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出訪帶頭使用國產品牌一事,對于引導官員遠離奢侈之風不無意義。 官員追求奢侈之風,有百害而無一益。古人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中云:“紂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后來的發展,果然不幸被箕子的“象箸論”所言中,紂王從用象牙筷子開始,進而吃山珍海味,著錦衣九重,筑摘星樓,建酒池肉林,甚至“以童男割炙腎命”做羹湯,一路奢侈腐化下去,最終落了個國破身亡的可恥下場。殷鑒不遠,我們絕不能把官員追求奢侈品當成一件小事。 官員遠離奢侈品,可以淡泊明志,凈化精神。方志敏同志說過:“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我們并不是刻意要當苦行僧,但眼下卻必須堅持艱苦樸素作風,以此來振奮精神,磨礪斗志,蓄養正氣,培育遠大志向。反之,如果整天迷戀奢侈品,驕奢淫逸,卻指望“酒肉穿腸過,大志心中留”,豈不是自欺欺人?每個官員都應牢記千古明訓:“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官員遠離奢侈品,是拒腐防變之需。縱觀一些貪腐官員的墮落軌跡,不少都是從對奢侈品的追求開始的。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靠著貪污受賄所得,戴世界名表,穿世界名鞋,襯衫、領帶、西服、皮帶,全是世界名牌,以至于前來采訪的某香港記者都看出來了:他根本就不像共產黨員。可以肯定,一個癡迷于奢侈品的官員,當其正常收入不足以維持其虛榮與炫耀時,只有貪污與受賄兩途可走,早晚要跌入腐敗陷阱。 古人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員的一舉一動,衣飾穿著,都在公眾的視野之中,都會起到示范意義和帶頭作用。最近全球知名戰略咨詢機構貝恩資本發布的《201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稱,2012年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總額占世界25%,突破1300億元人民幣,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而我國人均收入還排在世界100位以后,這種未富先奢之風,實非國家福音,各級官員應該在抵制這種不良風氣方面率先垂范,帶個好頭,做引領社會風氣的道德楷模。(陳魯民) |
相關閱讀:
- [ 02-23]機場二期高速連接國貨互通三匝道25日起恢復通行
- [ 01-30]地板消費觀念日漸理性 國貨不一定比進口差
- [ 01-08]瓷磚市場煙霧重重 國貨披“洋”外套身價高
- [ 11-27]經濟不景氣 斯洛文尼亞“國貨”意識受挑戰
- [ 10-26]"人魚帝國"爛尾2年導演換3茬 純國貨硬變"混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