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公布H7N9禽流感臨床表現及診療方案
2013-04-03 21: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均為成人。 (四)高危人群。現階段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三、臨床表現 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 (一) 一般表現。 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癥、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癥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檢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肌紅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學檢測。 (1)核酸檢測。對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離。從患者呼吸道標本中分離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學檢查。發生肺炎的患者肺內出現片狀影像。重癥患者病變進展迅速,呈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肺實變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積液。發生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四)預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癥患者預后差。影響預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合并癥等。 |
相關閱讀:
- [ 04-03]中國明確H7N9禽流感潛伏期為7天以內
- [ 04-03]H7N9禽流感病例升至9人 官方要求最大限度減少死亡
- [ 04-03]江蘇啟動流感流行Ⅳ級應急響應 將適時調整響應級別
- [ 04-03]浙江發現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一人已死亡
- [ 04-03]臺灣禽流感防疫提升至第3級 成立疫情指揮中心
- [ 04-03]蘇州暫未啟動流感三級應急預案 已強化疫情防控
- [ 04-03]澳門三級戒備嚴防禽流感 暫無需要篩查旅客
- [ 04-03]北京市疾控中心規范H7N9禽流感檢測流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