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新布局:官員任命調動已進入微調階段
2013-04-04 07:38? 沈念祖?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列席常委的新職位 省(市、區)常委班子在近期“微調”后,基本已恢復“一名省委書記、兩名省委副書記、十名省委常委”的“1+2+10”標準配置。即省(市、區)委常委由一名書記、兩名副書記和10名常委組成,一般情況為13人。新疆、西藏兩個民族地區的省區委常委班子由15人組成。 10人常委固定崗位主要包括:常務副省長、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組織部長、省會市委書記和軍方代表,如果獲得這些職務必然會列席常委。 本輪人事調整后,統戰部長、省委秘書長、宣傳部長的位置也愈發顯得重要,成為列席常委的新職位。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中共有29名省委常委擔任省委秘書長,28名省委常委擔任宣傳部長,22名省委常委擔任統戰部長,值得一提的是省委常委擔任統戰部長的數量。這一數字,在2000年還只是1名,在2006年也只有15名,在2012年則達到23名的歷史新高。 “過去主要是統戰部長加政協副主席這樣的搭配。從2001年后,中央就要求加強地方統戰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春教授介紹。 在中國地方政治生態中,除黨委和政府一把手以外的黨委常委,在行政級別上與同級的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相同。但由于黨委常委會是地方的決策核心,特別是2004年后,中央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明確要求,“減少地方黨委副書記職數,實行常委分工負責”的制度,因此,與當地同級別的其他官員相比,黨委常委的“含金量”更高。 “黨委常委的能力、權限和政治權威,賦予了統戰部長更大的協調各方力量的權力,提升了統戰工作的位置。”劉春表示。 從地方上看,大統戰的地位也得以加強。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國383個地級市中,常委擔任統戰部長的由210名增加到249名,增幅為19%;2786個縣中,常委擔任統戰部長的由1318名增加到1685名,增幅為28%;全國有9個省區市的省地縣三級統戰部長全部由黨委常委擔任,12個省區市的地市級統戰部長、10個省區市的縣級統戰部長全部由黨委常委擔任。 除了宣傳、統戰這些傳統職位得到強化鞏固外,一些新區、試驗區的一把手也開始由省委常委擔任。比如,天津市委副書記何立峰同時又是濱海新區區委書記;湖南省委常委張文雄同時是湖南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工委書記;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長譚力擔任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工委書記;陜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江澤林擔任西咸新區主任、黨工委書記;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駱玉林同時擔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書記、主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袁家軍擔任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區域經濟學家徐逢賢表示,由省委常委來主管,體現了對新區發展的極度重視。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鮮有省級政協主席進入中共省級常委會,如今政協主席也開始出現在省委常委的隊列中,如重慶政協主席由重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徐敬業擔任;北京政協主席由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吉林擔任;遼寧政協主席由省委副書記夏德仁擔任,吉林政協主席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黃燕明擔任。 政協地位的提升,與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密切相關。決定指出,要“逐步加大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之間的干部交流”。(沈念祖) |
相關閱讀:
- [ 04-03]國務院任免 張亞力任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
- [ 03-30]南平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蘇樹林調研精神
- [ 03-29]吉林公布24名廳委辦負責人名單 李福春任省政府秘書長
- [ 03-27]市政協貫徹全國兩會和省、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
- [ 03-27]陸東福任國家鐵路局首任局長
- [ 03-27]陸東福任國家鐵路局首任局長
- [ 03-26]南平市委召開常委會議 提出節簡辦投洽會
- [ 03-26]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