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部分景點假期到來大幅提價遭質疑
www.fjnet.cn?2013-04-04 07:45? ?來源:央視《新聞1+1》 我來說兩句
張吉林: 在它漲價過快的時候,在社會反響比較大的時候,我們也會約談這些景區進行個別談話。因為畢竟價格跟質量要成正比發展的,你不能說價格漲得過快,服務質量跟不上去,這樣也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解說: 皮球又踢回到了發改委,然而國家發改委也有苦衷,因為由社會投資建設的景點門票價格不屬于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定價范圍,而是由景區自行制定,國家發改委只是宏觀指導和監督管理。現在看,發改委當初的“縣長令”一到期更像一個漲價的發令槍,但是景區票價這么漲真的沒有問題嗎? 董倩: 那我們來仔細看一下他們漲價依據的是什么文件,這是發改委在2007年制定的一個規定。那么其中有一句話說到,“要合理確定門票價格調整期限和調整幅度”,說是“價格上調的頻率不得低于三年”。那接下來我們就要請教一下吳教授,這樣一個文件能不能作為,本來是一個限價文件,現在他們作為一個漲價的依據,能不能拿這個文件做依據? 吳必虎: 我看是不能的。因為實際上所謂門票價格它是有一個法律基礎,就是《物價法》,那么屬于公共產品,特別是特別重要的產品才有政府來限價,那么發改委為什么發這個文件?就是說明公益型景區是個公共產品,每個人都享有這種權利。因此它進行限價,限價相對于前幾年漲價的這種高潮,政府作為一個限定,三年內不要漲價,但是它并不能作為三年以后可以漲價的一個理由。 董倩: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這份文件,這份文件里同樣也說到門票價格充當體現公益性,但問題是我們在這次漲價里面并沒有看到相關的景區在執行這個文件的意思。同樣還有一個問題要問您,對于景區的門票到底是怎么生成的?是誰在定價?是發改委在定價還是說誰在定價? 吳必虎: 影響公益型景區的門票價格可以說是非常多的要素,但最關鍵的還是當地政府。那么當地政府當把它景區作為一個產生經濟收益來源的時候,這個時候他這種漲價的沖動會很強,他往往采取各種理由,比如說要保護,然后通過漲價來限定人的進入,來保護環境容量等等,這些都是借口。那么政府當地為什么想漲價,實際上跟國際上潮流是背道而馳的,國家公園一類的景區,也就是公益型景區應該說免費或者低成本的提供給所有國民進行戶外環境和文化遺產教育這樣一個公共產品。那么公共產品就應該由政府來提供這樣一個服務,因為納稅人已經通過納稅的辦法提供了這樣一個對政府的一種支持。那么這種時候呢,根據國際上流行的一種做法,中央政府應該給公益型景區每年有財政上的撥款來支持它的保護。另外,地方政府不僅不應該漲價,而且也應該對這個景區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一個支持,但是我們中國很多地方政府正好相反,不僅僅不投入,而且想從它當中收到經濟收益,這是我們不斷漲價的基本原因,跟國際潮流是不對應的。 董倩: 謝吳教授,剛剛吳教授說的這句話很有意思,它是背國際潮流而馳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到底旅游景區它的收入到底由什么組成,我看到一個統計,說下游產業鏈綜合效應是門票本身的脊背,那為什么有些地方他不算大賬,偏偏要把目光就算這筆小賬,到底什么原因?繼續往下看。 解說: 現在看國家發改委關于經景區票價三年調整期的規定,使得每三年一個周期,我們總能看到各地景區票價的大幅上漲,這也成了他們增加收入的一個最有效方式。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主持人: 昨天到故宮的旅游人數達到了18萬人次。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解說: 挪動一米得花上五分鐘,這坎比蝸牛時速的場景發生在廈門著名著名景點鼓浪嶼的日光巖上。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解說: 昨天三萬多名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欣賞嶗山美景的同時,也著實體驗了一把等待的滋味。 解說: 去年“十·一”,國內各大名山都成為了人山,游客數量也都刷新了歷史紀錄,票價不斷上漲,游客不斷增加,這真的代表了國內旅游市場的繁榮嗎?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3]禁漲期屆滿“漲”聲四起 景點門票再現三年必漲怪現象
- [ 04-03]景區門票“想漲就漲” 老百姓直嘆“玩不起”
- [ 04-02]景區掀“漲價潮”最高漲幅167% 網友嘆玩不起
- [ 04-02]四川部分景區對北京市民免票或打折
- [ 04-02]福建多個景區團隊門票漲價 旅行社報價水漲船高
- [ 04-01]閩清宏琳厝年門票收入60多萬 《康熙王朝》曾取景
- [ 03-31]臺媒關注《我是歌手》總決賽:假門票被炒到3千5
- [ 03-30]南平市旅游部門推出一批景點向游客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