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景區票價再現瘋狂上漲 以三年為一個周期
www.fjnet.cn?2013-04-04 08:47?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我來說兩句
吳必虎: 影響公益型景區的門票價格可以說是非常多的要素,但最關鍵的還是當地政府。那么當地政府當把它景區作為一個產生經濟收益來源的時候,這個時候他這種漲價的沖動會很強,他往往采取各種理由,比如說要保護,然后通過漲價來限定人的進入,來保護環境容量等等,這些都是借口。那么政府當地為什么想漲價,實際上跟國際上潮流是背道而馳的,國家公園一類的景區,也就是公益型景區應該說免費或者低成本的提供給所有國民進行戶外環境和文化遺產教育這樣一個公共產品。那么公共產品就應該由政府來提供這樣一個服務,因為納稅人已經通過納稅的辦法提供了這樣一個對政府的一種支持。那么這種時候呢,根據國際上流行的一種做法,中央政府應該給公益型景區每年有財政上的撥款來支持它的保護。另外,地方政府不僅不應該漲價,而且也應該對這個景區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一個支持,但是我們中國很多地方政府正好相反,不僅僅不投入,而且想從它當中收到經濟收益,這是我們不斷漲價的基本原因,跟國際潮流是不對應的。 董倩: 謝謝吳教授,剛剛吳教授說的這句話很有意思,它是背國際潮流而馳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到底旅游景區它的收入到底由什么組成,我看到一個統計,說下游產業鏈綜合效應是門票本身的脊背,那為什么有些地方他不算大賬,偏偏要把目光就算這筆小賬,到底什么原因?繼續往下看。 解說: 現在看國家發改委關于經景區票價三年調整期的規定,使得每三年一個周期,我們總能看到各地景區票價的大幅上漲,這也成了他們增加收入的一個最有效方式。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主持人: 昨天到故宮的旅游人數達到了18萬人次。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解說: 挪動一米得花上五分鐘,這坎比蝸牛時速的場景發生在廈門著名著名景點鼓浪嶼的日光巖上。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解說: 昨天三萬多名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欣賞嶗山美景的同時,也著實體驗了一把等待的滋味。 解說: 去年“十·一”,國內各大名山都成為了人山,游客數量也都刷新了歷史紀錄,票價不斷上漲,游客不斷增加,這真的代表了國內旅游市場的繁榮嗎? 字幕提示:2012年10月3日新聞 記者: 根據管委會的初步統計,截止到今天中午的12點鐘,來泰山旅游的游客數量已經是達到了8.7萬人次。 解說: 去年“十·一”,在陜西華山甚至發生了游客大量滯留山上的事件,當時面對無處住宿以及深夜山區驟降的氣溫,很多游客不得不選擇冒險徒步下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4]國內景區“漲”聲響起來 閩多景區團隊價集體上調
- [ 04-04]我國部分景點假期到來大幅提價遭質疑
- [ 04-03]三明月亮灣客家文化園榮獲國家3A級旅游景區稱號
- [ 04-03]風景是公共資源不是搖錢樹!
- [ 04-03]禁漲期屆滿“漲”聲四起 景點門票再現三年必漲怪現象
- [ 04-03]景區門票“想漲就漲” 老百姓直嘆“玩不起”
- [ 04-02]福建多個景區團隊門票漲價 旅行社報價水漲船高
- [ 04-02]媒體揭秘西安阿房宮:民營項目投資不足經營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