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習近平治國思想將成中國道路一部分
2013-04-05 07:3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世界夢”:外交新思路 外交上,中國在重視“大國外交”的同時,致力于追求“新安全觀”。透過習近平履新國家元首后的首訪對象和訪問路線,便可看出,中國真誠致力于推動國際關系更加民主化、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更加公正合理發展。這可以稱作中國的“世界夢”——世界新秩序,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習近平這一代中國領導人,在外交政策上更加務實靈活,同時姿態上也更為從容自信,在語言風格上,更喜歡用直白、精煉的方式闡述自己的外交理念。習近平清晰地傳遞出新外交戰略的新思路,即處理國際關系時強調“合作共贏”,處理與俄美等大國關系時追求“平等關系”,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合理關切。 一些國家根據歷史上“國強必霸”的邏輯,不懷好意地渲染中國威脅論,公開主張圍堵、遏制中國。然而,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他國,這還有什么好說的。中國的復興是和平的復興,是打破大國崛起定律的復興。個別國家如果不摒棄零和思維定勢,就很有可能陷入“預言自我實現”的危險境地。 可以說,中國領導人在大國自覺與大國承擔的心態調整中,謹慎思考著建構21世紀新型大國關系的路徑。面對眾多全球性的重大議題,中國的外交策略漸趨靈活,手腕也較過去圓融,中國外交將有所作為。 “中國夢”與“世界夢”互相支持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利于中國‘世界夢’的實現;而中國‘世界夢’實現過程又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如是評價“中國夢”與“世界夢”的相互支持關系。 習近平這一代領導人有十分堅定的“中國信念”及民族情感。他們主張繼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也懂得參與建立“更好的世界”的重要性。可以說,新時期的中國內政外交,會更加注重平等、平衡和包容性。 現在有一個趨勢,不管世界上發生什么事情,大家都會看著中國能做點什么,以及怎么做。也就是說,中國越來越面臨著國際責任中國化的課題。有分析認為,習近平夫人彭麗媛的首次出訪,便是習近平在處理中國內務及國際事務上自信心的延展,他正力爭讓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自信的角色。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實現“中國夢”,一定要堅持走中國道路,同時以中國力量推動“世界夢”的演進和實現。“中國道路”的成功,本身就是對世界文明的一次巨大貢獻。 相信,習近平的治國思想,終將成為中國特色、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一部分。 |
相關閱讀:
- [ 04-03]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專題)
- [ 04-03]筑就“中國夢”要有“中國心”
- [ 04-03]實現中國夢要增高短板
- [ 04-0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為實現中國夢創造更好生態條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