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清明節”怎么過?
2013-04-05 08:32:04?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孫靖 我來說兩句 |
非洲人為了葬禮不上班 非洲人對死亡的態度以及對死者的悼念按宗教的影響基本分成三個群體,除基督教、伊斯蘭教徒外,還有許多自然神教信奉者。一般這里的人悼念親朋好友,都是按照自己信奉宗教的教規來操辦。 非洲人認為死亡只是生命的寂靜期,所以在非洲的許多部落、村莊里依然為故去的祖先保留著生活的空間。傳說如果把先人的生活場所維護得好,先人就會降福,保佑活著的人們。 非洲人視葬禮為解決問題的機會,搞得十分隆重。因為在他們看來,葬禮的成功與否將決定死者在另一世界的前途,同時葬禮也是化解與死者恩仇的最好機會,所以他們會努力在葬禮上唱歌跳舞以博取亡靈的歡心。 在現代非洲都市,人們依然保留著這些傳統,不過有所變通:不惜重金在報紙上刊登訃告是眼下非洲最時興的追念方式。像筆者所在的科特迪瓦,各主要報紙上,悼念亡人周年或是安葬的訃告有時竟要占去報紙1/4甚至1/3的版面。而這種太過敬畏亡者和看重葬禮的習俗與現代高節奏的生活常發生碰撞。有時候你會發現,政府機關的某個辦公室里沒一個人上班,因為所有的人都請假跑去參加親屬、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葬禮去了。 巴以都愛紀念烈士 春天本來是萬物復蘇、充滿生機的季節,即便在追憶親人的時候有點淅瀝的小雨,也是詩情畫意,哀而不傷。但在炮火不斷的巴以地區,人們祭奠親人的心情也常常會被仇恨攪亂。 每年公歷5月左右,以色列人都要連續紀念“大屠殺紀念日”、“死難烈士紀念日”和以色列的國家“獨立日”。由于巴以沖突持續不斷,以色列幾乎家家都有“烈士”,所以這些看似很官方的節日在以色列卻直接與萬戶千家的感情相連。每當這些日子來臨,以色列人都會手捧鮮花,舉著蠟燭來到各自的親人墓前,用猶太民族特有的風俗———往親人幕碑上擺象征永恒的石子來表達內心的哀思。 巴勒斯坦人本來沒有專門的節日祭奠死者,他們習慣在親人辭世后的第7日、第49日和周年祭日時舉行追念儀式,但自從和以色列結仇以來,巴勒斯坦特別把每年的公歷1月7日定為“死難烈士紀念日”,以追悼在沖突中死去的親人。[] |
相關閱讀:
- [04-04] 30臺BRT新車運抵廈門 清明節后投用
- [04-04] 民政部:清明節全國接待祭掃群眾近八百萬人次
- [04-04] 清明節習俗:曾都用真錢祭祀 在皇家園林踏青飲酒
- [04-05] 清明節福州50萬人掃墓 各大陵園人流車流爆滿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