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布墨竹工卡縣滑坡災害形成原因
www.fjnet.cn?2013-04-05 18:02? 王軍?來源: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拉薩4月5日電(記者 王軍)西藏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山體滑坡災害現場救援指揮部5日公布以國土資源部高級咨詢中心研究員岑嘉法為組長的專家組形成的《關于西藏“3·29”滑坡災害形成原因的論證意見》。《意見》認為,這次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巖石碎坡、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意見》認為,這次山體滑坡災害成因有四點。 一是滑坡位于普朗溝源頭,地形陡峻,坡度達42-45度,呈“V”型狹長溝谷,滑坡源頭到堆積區長約1980米。滑坡后緣高程5359米,前緣高程4535米,高差824米。 二是西藏地質條件復雜,推覆構造、滑覆構造發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出露地層主要有多期形成的火成巖、沉積巖,巖石蝕變強烈,巖體破碎。表層第四系主要為塊碎石層,被當地群眾稱為“至日山”(意即“碎石山”)。 三是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期間,極度干燥;3月以來,連續多次降雪,雪水滲透,降低斜坡體穩定性。 四是滑坡的啟動過程系后緣殘破積體失穩滑動,推動前緣松散堆積體,形成整體滑動。 綜上所述,專家組認為這次滑坡災害是在地形陡峻、巖石碎坡、冰雪凍融強烈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質災害。 專家組還認為,滑坡災害發生后,滑坡體后緣臨空,出現多條拉張裂縫,最長達600米,形成不穩定斜坡,體積約350萬立方米。4月1日以來多次發生局部滑動,對下游2000多名施救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意見》因此建議,一是加強對滑坡災害的監測預警,在滑坡源頭、搜救現場設立警戒標志;對滑坡后緣不穩定斜坡加以防范,避免再次發生地質災害;對搶險搜救區進行整理,消除次生災害隱患。二是高度重視全面排查居民區、工程建設區、工礦企業、旅游區和臨時人員居住地等場址的地址安全,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災預案和責任制,嚴防地質災害造成的群死群傷。 3月29日6時許,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普朗溝澤日山東坡約30萬立方米塊碎石土體失穩形成滑坡,帶動下游溝道松散堆積物形成約2000米的碎屑流,形成總體積約200萬立方米的滑坡體。截至目前,這場災害造成66人死亡、17人失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5]西藏舉行儀式悼念3·29山體滑坡遇難同胞
- [ 04-05]西藏舉行儀式悼念3·29山體滑坡遇難同胞
- [ 04-04]武警交通部隊參加“3·29”山體滑坡救援側記
- [ 04-04]寧夏同心縣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事故 致5死2傷
- [ 04-04]西藏山體滑坡災害搜救現場見聞:奮戰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