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墓園不缺位 方解“死不起”焦慮
www.fjnet.cn?2013-04-06 16:12? 韓江子?來源:羊城晚報 我來說兩句
又到清明節,墓地的新聞又多了起來。人們用鮮花和淚水緬懷先人的同時,心思也被天價墓地的新聞所牽扯,“死不起”的話題再度在輿論發酵。 盡管這是個表述很夸張的話題,但決非沒有依據。民政部最近發布的殯葬綠皮書指出,全國大部分省份現有的墓穴都將在10年內用完,一些大城市很多公墓出現了墓地緊缺。新聞說,有上海市民曾半夜趕到某陵園等候購買墓位,為了買一個位置幾乎忙了半年。由人及己,不由擔憂,將來我們老了,會不會“死不起”呢? 面對媒體報道的“墓地限售”,廣州市殯葬管理處回應稱,目前廣州的墓園存量雖然非常有限,但“還沒有到需要限售的地步”。此言讓人略感心安,但依然無法完全消除心頭的擔憂。將來呢?即便不限售限購,可是墓位出現“天價”呢…… 記者調查發現,廣州某墓園最新的墓位報價為15萬元,普通的也要4萬至10萬元,占地不到2平方米,而且這還不包括墓碑、雕塑、裝飾等費用。按此價位,普通居民多少有些“頂唔順”,若中低收入階層,則難免要大呼“死不起”了。 顯然,廣州公墓用地成為稀缺資源是不爭的事實。來自官方的介紹表明,廣州除了銀河革命公墓之外,共有10個經營性墓園,總面積大約4000畝。其中,僅有2家墓園是國有性質,其他均為民營性質。如此看來,以市場化為主導已成為當前墓地供應的主要特征,而公益陵園反而成為補充或點綴。在這一形勢下,可以預見的是,市民唯有通過競價獲得供應日趨緊張的一小塊墓地,而且價格恐怕只會越來越高。這就是輿論驚呼“死不起”的現實基礎。 雖說現行政策提倡骨灰寄存,不鼓勵火化后土葬,但由于民俗及傳統觀念的影響,民間對墓位埋葬的巨大需求短期仍難以消除。因此,政府不能無視民眾的這種需求。我們不反對陵園的市場化,但也要確保公益墓園不缺位。如果無法保障公益墓地,必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既當“房奴”,又要當“墓奴”的境地。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6]面積超規墓位可預留價格不透明 殯葬3大亂象難除
- [ 04-06]走進歐洲最大的華工墓園: 清明祭同胞 萬里寄緬懷
- [ 04-06]花兩萬建“網上墓園”是風光還是風險?
- [ 04-06]人民日報調查各地墓地:中低價墓地已很少見
- [ 04-05]南京公安稱“男子墓園偷祭品吃被治安處罰”系誤報
- [ 04-05]臺灣清明節之墓價調查:豐儉由人的臺灣墓園
- [ 04-04]慎終追遠——香港墓園文化掃描
- [ 04-03]廣州民政局稱廣州墓地存量不多但未“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