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吐槽清明假期:不在祭祀途中就在相親路上
www.fjnet.cn?2013-04-07 07:30? 曹錚?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鄭州4月6日電(曹錚)“清明時節雨紛紛,相親路上欲斷魂”成了80后白領錢蕓清明小長假的真實寫照。三天假期,在父母的安排下,錢蕓陸續見了4位相親對象。“比上班還趕,早知如此,不如擠火車回家給祖先燒紙。”錢蕓無奈地笑著說。 清明節回鄉掃墓,祭祀先人是古已有之的習俗。然而像錢蕓這樣的身在異鄉的“剩斗士”,大多選擇不回老家。然而,就在這短短三天假期里,相親和“被相親”的未婚男女并不在少數。據了解,曾有婚戀網站做過調查統計,85%以上的未婚男女并不介意清明祭祖等禁忌,可以接受在清明相親見面。 在鄭州,更多外地前來工作的未婚男女持無所謂態度。他們覺得三天假期,愿意聽從家里安排,回家祭祀也好,在鄭州呆著相親也行。也有無奈者吐槽道:“清明假期兩件事,不在祭祀的路上,就在相親的路上。” 顏君今年已經29歲,是鄭州某機關單位的職員。比之工作,她的婚姻大事更讓遠在江蘇的父母操心。“我媽一天打三遍電話,內容無非就是和相親對象發短信了沒,打電話了沒,見面了沒,感覺如何等內容。我其實很煩,家里越催,就越不想見面。上班還能以加班為理由搪塞父母,這一放假,反而躲不過了,只能硬著頭皮見。”顏君無奈的說。 “我今年清明是回來了,要不然,留在南昌,肯定還和去年一樣‘被相親’。”27歲的孫瀟說道。孫瀟是鄭州人,自畢業后在江西南昌的一家企業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事業逐步穩定后,父母就不斷托南昌的親戚朋友給兒子介紹對象。“平時我或者對方周末都常加班,介紹人就安排在清明、五一、端午這些小長假讓我們見面。”孫瀟感慨道。 據了解,在清明節期間相親的未婚男女,多數的背景為身在異地,遠離家鄉,年齡則大多集中在“80后”。從受訪情況來看,他們普遍受到“身在異地,父母督促不到”、“工作較忙,交際圈較小”等擇偶因素的制約。 然而,清明節畢竟與祭祀、追思等詞匯分不開。在這個日子里相親,會不會有所顧慮?對此,“剩斗士”們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7]漳州:東山民政局設置網點 用鮮花“換”鞭炮
- [ 04-07]龍巖:鮮花不敵鞭炮 大多市民仍用傳統方式祭掃
- [ 04-06]民政部:清明節共接待祭掃群眾1364.2萬人次
- [ 04-06]紙扎豪宅標價1.8萬元 攀比風扭曲清明本來含義
- [ 04-06]清明節問候鄉鄰 大學生被罵“不懂事”
- [ 04-06]大學生清明節問候鄉鄰過節好被罵“不懂事”
- [ 04-06]韓出動兩“宙斯盾”艦 防朝鮮導彈
- [ 04-05]鮮花熱銷紙錢遇冷 鄭州清明市場冰火兩重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