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變革中尋求共贏和持續發展
2013-04-07 09:1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說,博鰲亞洲論壇之所以有生命力,還要得益于論壇本身順應形勢的發展,論壇的主題反映時代的要求、亞洲的期待。周文重表示,進入2013年,世界經濟前景依然不容樂觀,經濟復蘇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主要經濟體的變革道路并不平坦。論壇有必要重申“亞洲尋求共贏”精神。在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在這樣一種經濟形勢和氛圍下,人們期待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能為亞洲各經濟體保穩定、謀發展帶來新的啟示,達成新的共識,促進區域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 對于亞洲的經濟形勢,博鰲亞洲論壇有配套的相關研究。此前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發布了題為《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3年度報告》,報告稱,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速。亞洲商品貿易依存度已從2007年的53.1%上升至2009年的53.4%,2010年進一步增至54.9%,2011年小幅回落為54.1%。亞洲經濟體的區內直接投資依存度由2008年的23%上升至2011年的29%。亞洲旅游的突出特征是“亞洲游”,絕大多數經濟體80%以上的入境游客來自于亞洲內部,且呈現上升趨勢。亞洲經濟體的商品貿易依存度比歐盟要低,但比北美高很多。總體來看,亞洲貿易依存度已處于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仍有發展空間。 報告認為,由于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亞洲經濟體2012年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亞洲經濟體之間在貿易、投資等方面保持著穩定的高依存度,且近幾年呈現增長態勢。這一顯著特征是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基礎。最近,東北亞地區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東南亞地區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正在積極推進,這將使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速。 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經濟形勢仍不樂觀,亞洲經濟體必須加強區域內合作。這些合作包括:進一步探索如何更多依靠內部市場需求的擴大來保持經濟增長;依靠重量級的區域貿易協定強化亞洲生產網絡;協調彼此對區域一體化路徑的觀點,提升區域經濟合作質量;總結大湄公河次區域為代表的經濟合作方式,助力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 同期發布的報告還包括《新興經濟體發展2013年度報告》、《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3年度報告》。前者對11個新興經濟體(E11,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俄羅斯、墨西哥、沙特、土耳其、南非)2012年度的發展表現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和深入分析,后者則分別討論和評價了亞洲經濟體和亞洲上市公司競爭力狀況和排序。 |
相關閱讀:
- [ 04-07]習近平今日出席博鰲論壇并演講 將與企業家座談
- [ 04-07]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今開幕 習近平將發表主旨演講
- [ 04-06]博鰲亞洲論壇名人賽:政商名流輕松打橋牌(圖)
- [ 04-06]四海群賢聚博鰲 八方共尋新契機
- [ 04-06]洛克菲勒家族后裔杜拉尼參加青年領袖圓桌會議
- [ 04-06]博鰲亞洲論壇今起舉行 亞洲舞臺頻發世界聲音
- [ 04-06]美女禮儀靜候博鰲論壇開幕
- [ 04-06]博鰲亞洲論壇今日起舉行 習近平將偕夫人出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