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為亞洲經濟把脈
2013-04-07 10:16? 肖連兵 胡 斌 魏月蘅 王曉櫻 牛夢笛?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新華社發 4月7日,亞洲的好日子;博鰲,亞洲的好地方;博鰲論壇,亞洲的好平臺。作為一個非官方、非盈利的國際組織,博鰲論壇每年都在承擔著為亞洲把脈的歷史責任。12年來,博鰲亞洲論壇在凝聚亞洲共識、傳播亞洲聲音、促進亞洲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經濟論壇之一。 確定年會主題是博鰲論壇為亞洲把脈的手段之一。根據對當年世界和亞洲經濟所面臨問題的深入思考,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成員確定年會的主題。12年后的今天,在全球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本屆論壇年會以“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為主題,充分反映了這一年來,當亞洲經濟面臨困境時,該如何攜手并進、同舟共濟,在合作與革新中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尋求共同發展。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介紹今年年會主題時說,今年,世界經濟前景仍不容樂觀,各主要經濟體的復蘇呈現出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在受到了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和諧聲音的干擾時,亞洲各國更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將注意力集中到可持續發展上。當前世界上已形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北美自貿區兩大經濟一體化體系,而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增長最快的亞洲,經濟一體化正在醞釀中,尚無突破性進展。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浪潮日漸高漲,亞洲各經濟體加快了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理事會成員基于這些考慮,確定了今年年會的主題。 2001年2月27日,在海南博鰲,來自亞洲、澳洲25個國家的政要、前政要及專家學者,聆聽到一個令整個亞洲振奮的聲音,秘書長辛格先生宣布:一個全新的、立足亞洲的國際會議組織“博鰲亞洲論壇”成立。 從2002年首屆年會至今,博鰲亞洲論壇走過了12年不平凡的歷程,見證了世界格局的風云變幻,推動了區域經濟的整合發展,凝聚了亞洲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共識,匯集了思想界和學術界前沿的思想創見。12年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充分反映當年亞洲整體經濟環境,把脈亞洲總體形勢,為亞洲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12年來,博鰲論壇的成果主要表現在:讓亞洲區域合作更緊密,這也成為博鰲論壇把脈世界形勢后,開出的一劑良藥。“論壇”就亞洲經濟合作與發展等重要議題深入商討,為亞洲經濟發展探索有效途徑,也為亞洲經濟適時轉型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導,受到了東亞、南亞、西亞等亞洲經濟體的廣泛關注。博鰲亞洲論壇雖立足亞洲,以亞洲國家為主體,同時卻是開放和面向世界的,在推進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相關閱讀:
- [ 04-07]博鰲論壇首次齊聚五大洲政要 規格規模創歷年之最
- [ 04-07]外媒評述:博鰲論壇政要云集規模空前
- [ 04-07]博鰲論壇專家觀點:科研經費逐年提高 管理不合理
- [ 04-07]博鰲亞洲論壇:變革中尋求共贏和持續發展
- [ 04-07]習近平今日出席博鰲論壇并演講 將與企業家座談
- [ 04-07]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今開幕 習近平將發表主旨演講
- [ 04-06]博鰲亞洲論壇名人賽:政商名流輕松打橋牌(圖)
- [ 04-06]四海群賢聚博鰲 八方共尋新契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