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無所養情感缺失 失獨老人何處安放?
www.fjnet.cn?2013-04-08 09:17? 吳利紅 那可?來源:黑龍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幫扶政策 緊鑼密鼓制定 記者從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了解到,我省并沒有“失獨家庭”的具體統計數字。但截至2011年,我省領證的獨生子女數量為332.2萬人。目前失獨家庭可以享受到的政策有《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51條,獨生子女父母退休由其本人所在單位給予不低于3000元一次性補助。獨生子女死亡后不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父母,由所在單位給予不低于5000元一次性補助,以上兩項補助總計8000元。 根據“計生家庭特別扶助制度”規定,獨生子女死亡或獨生子女持有中國殘聯統一制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類別為三級(含三級)以上,女方年滿49周歲,獨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扶助對象,由政府發給每人每月100元扶助金,直至亡故為止。 不過從全國范圍來看,我省對于失獨家庭的補助,還有很多條框需要突破。補助與單位掛鉤,使得脫離了原單位職工的補助發放得不到保障。縱觀全國有一些中西部省份已經走到前列。如陜西對失獨家庭給予補助,城鎮家庭一次性補助3萬元,農村一次性補助2萬元;失獨家庭夫婦年滿60周歲,農村每人每月800元,城鎮每人每月1000元。失獨家庭有再生育意愿的,人口計生部門、衛生部門要提供再生育所需的各項技術服務,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承擔。 值得期待的是,哈爾濱市正在制定有關居民養老的規劃細則,分類相當細致,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能給失獨家庭的成員送去更多的溫暖。 專家建議 構建關懷體系 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獨生子女家庭估計已達1.5億,對老人的贍養義務主要由子女來完成,而沒有子女的人從法律的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贍養保障的。當唯一的養老責任主體失去了,社會能提供的養老資源就更少了。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姜鷗說,“銀發狂潮”已涌來,但中國式養老面臨著太多問題。這不僅需要重新完善現代家庭倫理體系,更需要對養老制度體系進行配套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讓失獨家庭走出倫理困境與養老風險。姜鷗建議,成立社區志愿者愛心機構,可以在平時生活中更多地幫助“失獨老人”。最好再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組建失獨家庭心靈疏導隊伍,幫這個群體打開心理防線。但目前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員和機構都很少。 面對失獨者的不同養老需求,我省政協委員彭玉珍建議,政府還可以提供更多樣的選擇空間。“依托社區的家庭養老也是一種模式。社區為老人提供齊全的生活設施、娛樂設施和醫護志愿者團隊,讓老人在享受照料的同時,融入社區,進而重新融入社會。” 還有專家建議,國家和地方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過程中應對獨生子女及其家庭做出制度安置。比如,為減輕因獨生子女傷殘或死亡給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提高獨生子女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可由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資,為獨生子女辦理健康、平安保險,一旦獨生子女因意外發生傷殘、死亡事故,可以獲得賠償。當然,對獨生子女家庭的法律救濟和制度關懷,在就學、就醫、就業、養老等方面也應考慮政策傾斜,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讓獨生子女家庭真正享受到執行計劃生育國策應得的實惠。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柯錦華提出,由于我國對失獨家庭的具體數目缺乏權威統計,致使制定政策缺乏依據,有必要全國范圍內展開調查,最終通過有力的制度化幫扶建立關懷體系。 (記者 吳利紅 那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15]民政部:失獨老人將由政府供養
- [ 01-05]兒子遭誤殺未獲賠償 失獨老人欲喝老鼠藥自殺
- [ 11-26]深圳福田區擬規定:失獨夫妻每月領1500扶助金
- [ 08-14]武漢為失獨老人每年提供365小時免費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