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老無所養情感缺失 失獨老人何處安放?

      www.fjnet.cn?2013-04-08 09:17? 吳利紅 那可?來源:黑龍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幫扶政策 緊鑼密鼓制定

      記者從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了解到,我省并沒有“失獨家庭”的具體統計數字。但截至2011年,我省領證的獨生子女數量為332.2萬人。目前失獨家庭可以享受到的政策有《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51條,獨生子女父母退休由其本人所在單位給予不低于3000元一次性補助。獨生子女死亡后不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父母,由所在單位給予不低于5000元一次性補助,以上兩項補助總計8000元。

      根據“計生家庭特別扶助制度”規定,獨生子女死亡或獨生子女持有中國殘聯統一制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類別為三級(含三級)以上,女方年滿49周歲,獨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扶助對象,由政府發給每人每月100元扶助金,直至亡故為止。

      不過從全國范圍來看,我省對于失獨家庭的補助,還有很多條框需要突破。補助與單位掛鉤,使得脫離了原單位職工的補助發放得不到保障。縱觀全國有一些中西部省份已經走到前列。如陜西對失獨家庭給予補助,城鎮家庭一次性補助3萬元,農村一次性補助2萬元;失獨家庭夫婦年滿60周歲,農村每人每月800元,城鎮每人每月1000元。失獨家庭有再生育意愿的,人口計生部門、衛生部門要提供再生育所需的各項技術服務,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承擔。

      值得期待的是,哈爾濱市正在制定有關居民養老的規劃細則,分類相當細致,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能給失獨家庭的成員送去更多的溫暖。

      專家建議 構建關懷體系

      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獨生子女家庭估計已達1.5億,對老人的贍養義務主要由子女來完成,而沒有子女的人從法律的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贍養保障的。當唯一的養老責任主體失去了,社會能提供的養老資源就更少了。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姜鷗說,“銀發狂潮”已涌來,但中國式養老面臨著太多問題。這不僅需要重新完善現代家庭倫理體系,更需要對養老制度體系進行配套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讓失獨家庭走出倫理困境與養老風險。姜鷗建議,成立社區志愿者愛心機構,可以在平時生活中更多地幫助“失獨老人”。最好再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組建失獨家庭心靈疏導隊伍,幫這個群體打開心理防線。但目前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員和機構都很少。

      面對失獨者的不同養老需求,我省政協委員彭玉珍建議,政府還可以提供更多樣的選擇空間。“依托社區的家庭養老也是一種模式。社區為老人提供齊全的生活設施、娛樂設施和醫護志愿者團隊,讓老人在享受照料的同時,融入社區,進而重新融入社會。”

      還有專家建議,國家和地方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過程中應對獨生子女及其家庭做出制度安置。比如,為減輕因獨生子女傷殘或死亡給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提高獨生子女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可由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資,為獨生子女辦理健康、平安保險,一旦獨生子女因意外發生傷殘、死亡事故,可以獲得賠償。當然,對獨生子女家庭的法律救濟和制度關懷,在就學、就醫、就業、養老等方面也應考慮政策傾斜,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讓獨生子女家庭真正享受到執行計劃生育國策應得的實惠。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柯錦華提出,由于我國對失獨家庭的具體數目缺乏權威統計,致使制定政策缺乏依據,有必要全國范圍內展開調查,最終通過有力的制度化幫扶建立關懷體系。 (記者 吳利紅 那可)

      • 責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沒有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图片欧美小说| 国产特黄1级毛片|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a级片|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夜来香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53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mp4| 欧美aaaaaabbbbb| 国产在线观看www鲁啊鲁免费|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网婷婷| 日本三级电影网址| 内射极品少妇XXXXXHD| 99久久国产视频|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欧一本在线观看| 第四色亚洲色图|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