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副部長:土地資源配置不能完全跟市場走
2013-04-09 08:33? 李妍?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土地資源配置 不能完全跟著市場走 《中國經濟周刊》:城鎮化是大勢所趨,城市集群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都需要土地、住房資源的配置,國土部將如何支持和協調? 胡存智:第一,還是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第二,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不能所有的政策都一樣,要考慮差別化問題。 土地資源配置需要規劃的引導,不能完全跟著市場走,哪個地方熱就多給,哪個地方不熱就少給,那就不能很好地協調發展。比如:大中小城市該如何協調發展,這個要更注重國土空間開發的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城鎮化是否會引發地域平衡性的變化,比如,更多地將人口和產能向中西部傾斜,為東部減壓? 胡存智:地域平衡的問題確實很重要,我們要考慮城鎮化的過程中,怎樣通過土地改革的調整去引導城鎮布局、全國空間布局,讓布局更加趨向合理,因為沿海地區承載了太重的人口和產業功能,應該適當地往中西部引導。 我們對東中西部都要有整體考慮。東部地區是率先發展的地區,城市集群也逐步形成,但是城市集群之間的有機聯系是不夠的,它們在經濟社會上的互動互補作用還不夠,可以加強良性互動,不要像現在這樣,基本上都是各自在發展,實際上,這些地方在承載經濟社會的密度上也是不足的,因此我們才說國家的資源利用得不夠好,東部城市集群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它的整體運行質量,提升發展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您談到的城市集群主要指哪些?有何戰略意義? 胡存智:東部地區是城市集群比較集中的地方,主要還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這一帶,其他地方還大有進一步發展提升的空間。比如說,海峽西岸、皖江城市帶、中原經濟區等,都需要構成這樣的集群,提升空間利用能力。 另外,邊境地區也是需要發展的地方,那里既是牧林保護的重要地區,也是展現中國經濟發展實力和體現活力的地區,同時,它還是帶動相鄰周邊共同發展的重要區域。這些區域不能僅僅把它看成是邊遠地區,而是要看成世界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的重要合作區域。對于口岸城市、邊境城市,應該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考慮它們之間的功能互補。 |
相關閱讀:
- [ 03-27]國土部公開地下水監測數據 未說明檢測標準(圖)
- [ 03-26]國土部:52個地區違規出讓土地 約談相關負責人1019人
- [ 03-23]國土部副部長:建議對第二套以上住房征調節稅
- [ 03-19]山東原省長姜大明履新國土部 任國家土地總督察
- [ 03-15]國土部部長回應為何未整合交通部海巡部門
- [ 02-26]國土部回應新“國五條”將增強樓市調控針對性
- [ 02-26]律師致函國土部申請公開地下水質監測詳情
- [ 01-25]國土部:杜絕“房妹”等事件須加強有效房供給監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