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體養老待遇差別大 養老雙軌制飽受詬病
2013-04-09 16:12? 秦琳?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公務員、事業單位由國家一肩挑 國企、外企、私企各不同 一碗水難端平? 目前,公務員的養老金由財政一手包辦,個人不用負擔。以北京市公務員退休金計算公式為例,離休人員離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全額計發;退休人員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30-35年85%,20-30年80%,10-20年70%,10年以下50%。 近幾年,政府也在積極探索養老雙軌制改革方案,2012年7月,深圳率先在養老雙軌制上破冰,對聘任制公務員實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與職業年金相結合的養老保障制度。 央企員工的養老金一般分三部分,月基本養老金(分基礎養老金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企業年金和補充性養老金(也叫過渡性養老金)。企業的養老金水平需要根據企業盈利情況來決定,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其員工的養老金收入相比財政兜底的公務員可能還要好一些。 “我每月拿到手的工資大概是8000元左右,養老金是按照4200元來繳納,公司每月給我交840元,我自己交336元,”在北京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王先生說,“公司有些員工希望自己交的比例少些,這樣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就會多一些。我不這么認為,養老金就是在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來以防萬一的,現在多儲備些,到老了就不會覺得那么緊張。” 據調查,近年來外企并不如前幾年那么受追捧,大部分新員工的養老險繳納主要看基本工資,采取每月公司繳納20%,個人繳納8%的方式。 記者了解到,國內大部分私營公司都是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的。小劉在國內一家私營的咨詢公司工作,一個月大概能拿到1萬元左右,他的基本工資為4000元,可是公司在給小王交保險時,是按照1680元為基數來繳納的。很多私企負責人認為,降低養老金繳費基數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開支,從而降低人力成本,而這也早已經是業內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
相關閱讀:
- [ 04-09]北京公布今年用地計劃 養老首次單列
- [ 04-06]永安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成三明首個提保縣市
- [ 04-05]閩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補貼標準提高
- [ 04-01]我國力爭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十二五末實現全覆蓋
- [ 03-30]福建未參加養老保險高齡職工可申請老年生活保障金
- [ 03-28]武平:居家養老送進村
- [ 03-27]北京將提高社會辦養老機構補貼標準
- [ 03-25]如何安度晚年 80后至少儲蓄223萬才夠基本養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