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教中心教講上海話引熱議 讓孩子重視家鄉(xiāng)
www.fjnet.cn?2013-04-10 16:10? 陸梓華?來源:新民晚報 我來說兩句
滬語教材難尋覓 “貓貓老師”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她覺得,日常交流難度不大,但是,要將所有課程轉(zhuǎn)化為滬語教學,還是需要充分準備。例如,上海話里的“鵝”就叫“白烏句”,額頭要叫“額骨頭”,這些,在講故事的時候,都要老師巧妙轉(zhuǎn)化告訴孩子們。繪本中的“鼠小弟”用上海話說成“老鼠弟弟”會更順暢,而有一些例如“袋鼠”之類上海話很難表達的詞語,則只好用普通話直接說,方便孩子理解。班上有個女孩小名叫“小丸子”,老師們一動腦筋,幫她“翻譯”了一個可愛的上海話名字“小圓子”。 令她有些傷腦筋的是,除了“落雨了,打烊了”“篤篤篤,賣糖粥”等幾首耳熟能詳?shù)纳虾M{,要再找一些更簡單、更符合低幼孩子認知能力的兒歌、手指謠很難。(記者陸梓華) |
- 責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14]上海青年推出純上海話小說:活色生香 煙火十足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