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或改變中國活禽交易與消費習慣
www.fjnet.cn?2013-04-10 18:27? 商意盈 劉夢澤?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杭州4月10日電(記者王政 屈凌燕)中國長三角地區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各地對病例接觸過的禽類及其附屬物送檢發現,活禽交易場所的H7N9禽流感病毒檢出率最高,活禽市場成為城市病例感染發病可能的危險場所。 中國人喜歡“眼見為實”,因為可以直觀看到雞鴨的新鮮程度,活禽消費受到中國市民的普遍偏愛。正是市民的這種消費習慣讓中國城市分布著眾多的活禽交易場所,但有的交易場所比較簡陋,防疫條件比較落后。 近十年來的禽流感等禽類疾病傳播軌跡表明,活禽市場是禽類疾病傳播的高發區。受此影響,一些城市開始考慮取消活禽交易,市民消費習慣受到沖擊。此次H7N9病毒在活禽市場的高檢出率,再次考驗著這一消費習慣。 據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通報,截至4月9日18時,中國共有2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死亡9例。 此前,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從上海市送檢的三個活禽交易市場鴿子樣品中監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浙江也從杭州市上城區濱盛農副產品商行活禽攤點的12份鴿子羽毛及足涂抹物、禽類糞便、籠具及操作臺涂抹物以及褪毛污水的樣本中,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中國農業部4月7日發布消息稱,農業部8個工作組在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等重點省份,對活禽市場、養殖場、養殖戶和野禽中采集的11229份樣品進行檢測發現,H7N9流感病毒在活禽市場檢出率最高,在養殖場尚未檢出。 為此,上海、南京等城市已要求區域內所有活禽交易場所暫停交易,杭州市關閉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的濱盛農副產品商行活禽攤點,市區內多個活禽攤點和批發市場也主動關門。 記者在濱盛農副產品商行看到,這里的活禽攤點和其他攤位緊密相連,緊挨著就是水產和蔬菜攤點,每天有數百人來買菜。“以前這里天天都賣活雞鴨,有時候還有鴿子、鵪鶉。”一位蔬菜攤主說,這次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才知道活禽攤點隱藏著風險。 浙江省農科院畜禽病毒病研究室研究員張存表示,“城市活禽交易場是禽流感等禽類病原的集中地,一方面這里禽類來源復雜,各種禽類病原極易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活禽交易場所每天都有禽類活動,使得這個小環境中的禽類病原種類多、密度高,變異風險加大。” 為防控禽流感傳播,早在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布關于整頓和規范活禽經營市場秩序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見,對活禽交易市場進行整頓。 然而從實際情況看,各個城市活禽交易場所數量多,監管難以完全覆蓋,加之防疫條件參差不齊,日常防疫監測容易放松警惕,導致這一場所的禽流感感染、傳播潛在風險加大。 張存等專家認為,目前中國的冰鮮畜禽產品占比還比較小,但是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經驗看,禁止活禽交易、消費冰鮮畜禽產品是大勢所趨,也是預防禽流感等禽類疾病傳播的迫切要求。從長遠來看,要逐步改變中國市民偏愛活禽的消費習慣,代之以冰鮮畜禽產品,降低禽流感等禽類疾病由禽傳人的風險。 一些養殖企業對減少活禽交易的建議表示歡迎。寧波振寧牧業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土雞養殖企業,公司現在年出欄土雞600萬只。公司副總經理陳希杭表示,對規模養殖企業來說更傾向于銷售冰鮮畜禽產品。“既可以減少運輸環節損耗降低成本,也可以降低各個環節交叉感染禽病的風險。” 不過,許多消費者則反對取消活禽交易,認為活禽消費習慣一時難改。如何平衡禽流感防疫要求與消費習慣之間的張力,是擺在中國政府和社會公眾面前的一道難題。(參與記者:商意盈 劉夢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0]北京尚無H7N9疫情 部分餐廳停售禽類菜肴
- [ 04-10]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信息實現網絡直報
- [ 04-10]湖北回應武漢85歲患者疑死于H7N9:非禽流感
- [ 04-10]中國確診31例H7N9病例9人死亡 各地全天候監控
- [ 04-10]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全民協力嚴控禽流感
- [ 04-10]越南四歲男童旁觀祖母殺雞后染H5N1禽流感身亡
- [ 04-10]相鄰省份現H7N9禽流感疫情 陜西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 [ 04-10]鑒于禽流感疫情印尼暫停從中國大陸進口禽類產品